說到底,就算熊貓國產化項目組里的研究員都是三頭六臂,架不住國內工業體系的積累實在是太少了點。
偏偏軍委和國防科工委對熊貓國產化的要求和普桑國產化有些類似,堅決不能接受在熊貓上搞“瓜菜代”。既然要仿制,那就只有比原版更好,斷然不能有“將就”、“對付”這些情況的發生。
畢竟要搞三代機,這些門檻總歸是要邁過去的。現在不搞,也只是犯了“懶癌晚期并發拖延癥”,早晚逃不掉這一刀。早點在熊貓國產化中攻克了這些難題,也能為國內研發自己的三代機提供技術儲備。
測繪完成,只不過是排骨吃掉了外面的肉,剩下來的可就都是硬骨頭了。
比如說翼匣的制造,awg-9雷達的開發,航電系統,機載電子戰設備,戰術電腦和中央空氣數據計算機……
擺在胡文海和熊貓國產化項目組研究員們面前的困難,只會變的越來越多。
好在藍色小藥丸帶來的收益,至少還能持續十七年時間。每年三億、五億的扔下去,扔上個三、五十億,真沒有什么邁步過去的坎了。
至少只要有胡文海在,熊貓國產化項目組的研究員們,對此是深信不疑的。
胡文海在項目組里足足泡了一整天,這才心滿意足的離開了研究所。
對這種看到自己播種下去的希望逐漸茁壯成長的感覺,他甚至有些興奮的上癮。就連之前面臨的科威特人的拒絕,似乎都沒有那么難以接受了。
不過當他從研究所里出來,仍然不得不面對這個問題。
這個事情再去找科威特人是沒有用的,科威特不是一個能夠獨立自主的國家。美國人的要求是他們無法拒絕的,所以問題的關鍵還是在雷神和休斯公司身上。
幾天之后,魔都方面傳來消息,新科晶圓廠試生產準備已經進入尾聲,終于要進入正式投產階段。
這個事關新科公司未來十年的重要時刻,胡文海是斷然不會缺席的。
在帝都機場的候機大廳,胡文海看了看手表,和倪光南、孟正峰正要準備起身登機。
說起來胡文海也不是沒有想過弄上一架商務機,以他時常可能化身空中飛人的情況,一架隨時想走就走的商務機倒也不是光為了充面子,而是有著切實的工作需要。
不過這個事情他還沒有打好主意,畢竟作為國內第一個私營企業“資本家”,再來一架私人飛機好像有些太出風頭了。
當初因為私人飛機的事情,可是沒少吸引民間的目光。對藝人來說可以不管好名聲、壞名聲,只要知名度高都能變現。但以胡文海敏感的身份來說,太出風頭就不是什么好事兒了。
自從新科集團浮出水面以來,一些南方城市思路比較靈活的官員,甚至把招商引資的主意打到了他的頭上。畢竟新科集團不管怎么說還是一家中國企業,繞開了如今外資進入中國最大的問題,那就是合資企業中方股份必須占有50%的要求。
新科集團既然是中國企業,資本豐厚,只要愿意到當地投資,一些當地政府給出的條件相當之誘人。合資、獨資,甚至是地方政府擔保從銀行貸款和墊資都不是不可以商量。
但胡文海仍然拒絕了這些請求中的絕大部分,暫時來說,還不是新科集團大肆擴張的時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