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0zw,最快更新帝國玩具最新章節!
“給我來一輛!”
“我也要一輛!”
“我要三輛,定金先付!”
電子零件廠的工人們誰也沒想到,冉妮和他們只在工人文化宮外面擺了一星期的攤位,就被工商局的人給趕走了。
不過即使如此,美食車反而是在繡城紅火了起來。
從一開始,冉妮就沒打算要靠賣小吃賺錢。夜間小吃雖然也不少賺,但牽扯的麻煩事兒太多。工商、稅務,這都還好說。衛生、消防也算應該贏份。
但這年月要搞小吃,原料進貨卻是一個大問題。湊個一星期左右的量還好說,長久的做下去,沒有副食品的進貨渠道,是開不下去的。
而如今凡是涉及到糧食,個人是不允許買賣的。小門小店也就算了,像他們這樣大批量的搞,供銷社可不會給他們這個街道的大集體批準這個份額。
所以一周以后雖然被工商局的人給勒令禁止了,但電子零件廠的美食車名聲卻已經打了出去。
廠職工家里有退休的老頭是木工,冉妮設計的美食車還給美化了一個門簾出來,再加上一個古色古香的飛檐和隨手加上的浮雕——竟然和日本街頭的屋臺有幾分相似。
做好的木制屋臺放到家家都有的三輪車上,臺下是用電瓶和銅管制作的加熱器。上面提供各種定制配件,有電烤槽、鐵板燒,油炸撈和水煮格,同時也接受客人的各種定制要求,或者是提供基礎的配件,方便大家買回去自行diy。
當然,這個年月繡城人大概還不知道diy是什么意思,但并不影響他們發揮自己的想象力。
沒有多少時間,繡城的大街小巷里,突然就多出來了經營各種小吃和快餐的美食車。
要說八十年代真是一個神奇的年代,一方面是國企工人低廉但是穩定的工資,另一方面則是個體戶蓬勃發展,如同雨后春筍般的興盛局面。
只要找對了商機,個體戶賺到的是普通工人五倍、十倍的收入。國企工人工資還是八十塊基本工資,廠長不過兩三百塊的水平。可是看看那些讓人瞧不起的個體戶,每月幾百上千塊的利潤都毫不奇怪。
這樣的對比和心理落差,實際上普遍存在于這個時代的工人心中。
有人受不住誘惑,扔了國企的工人身份去做個體戶,幾個月不見就抖了起來。有人眼看著之前蹲過監獄混社會的親戚,開了個小買賣,每兩個月就騎上了帶挎斗的250摩托車。
自認是高貴的國家主人的工人們,心里多少是有些受刺激的。
電力零件廠推出的這個美食車,實在是出現的太是時候了。
家家都有的三輪車,稍微改裝一下,立刻就是一個街邊小攤。白天上班、晚上擺攤,找個人多點的地方,生意根本不愁做不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