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認為與其推銷裝電話這種普遍性的服務,更應該在京津特快上賣一些絲綢、瓷器和木雕等工藝品,順便不是還能宣傳一下中國的傳統工藝嗎?
你在列車上向人推銷電話,說不定下車旅客就把事情給忘了,畢竟出門旅行或者回家之后,總是有著一堆的操心事兒。
就算旅客還把事情記著,到時候真要裝電話,也不一定會選你的鐵通——郵電局在資源上的優勢太大了。
但是當鐵通將自己打算推銷的產品擺出來之后,所有質疑的人立刻選擇了閉嘴。
這款產品實在是太有說服力了,以至于所有的競爭者甚至產生了,京津特快這條試驗線的真正目的,是不是就是搭建起一個大舞臺來,推出這款產品?
有人會這么想并不奇怪。
因為這款產品不僅具有廣闊的市場前景,更是鐵道部這幾年最耀眼的技術成果之一,同時還切合了國家宣傳改革開放成就的立意。
一舉三得,鐵道部實在是找不出否決它的理由。
鐵通對這款產品有兩個命名,一個是官面上的學名,被稱之為“手持數字通訊電臺”。
它還有一個俗名——
“各位旅客,這就是我們鐵通公司推出的劃時代產品,手機!”
漂亮的乘務員姑娘將手里的長方形物體高高舉起,有些驕傲的介紹道:“它的功能與我們經常見到的大哥大類似,但要更加先進。不僅可以移動通話,而且體積更小、通話時間更長,功能也更加多樣化。”
她的話剛說完,就有手里拿著一個大哥大的人瞪著眼睛站了起來,不可置信的說道。
“姑娘,你說你手里那玩意,能和我這個的功能一樣?走到哪都能打電話?”
說著話的功夫,他將手上的大哥大就舉了起來,語氣里滿是懷疑:“你看看我這大哥大,天線這么長,一兩斤的份量。在帝都城里也不是到處都能打電話,還總有沒信號的時候。就你手里拿個小東西,天線都沒有,電池也不大,就是能打電話信號也好不了吧?”
“先生,我們的手機通話效果相對于大哥大,只有更好,是絕對不會比它差的。大哥大使用的是模擬通信方式,所以才需要這么長的天線和大容量的電池,否則信號無法進行識別。但是我們的手機使用的是數字通信方式,打個比方,模擬通信就像人說話,離得遠了想分辨說什么就必須大嗓門的喊。但是數字通信方式不同,它相當于事先約定了一個規則。比如說一長一短是一個意思,兩長一短又代表另一個意思。聽清楚人的聲音喊了什么不容易,但聽清楚聲音的長短就容易多了不是嗎?”
“不過相應的技術上就難多了,您想要通過簡單的數字信號還原出原本的通信內容,就要識別的更快、做更多的計算。我們的手機采用了專門設計的集成電路,因此才能實現數字通信方式。您如果不相信,完全可以現場試驗一下。我可以用我的手機呼叫前面車廂里的乘務員,讓他來給大家做個演示,大家說好不好啊?”
京津特快上安排的都是乘務員里的業務尖子,漂亮的乘務員姑娘聲音清脆利落,自然也就沒有人會故意去為難人。
如果是換個地方、換些人來這么做,說不定就有人要懷疑大哥大男人是約定好了的騙子托兒。但這是什么地方?鐵路列車上,推銷產品的是穿著鐵路制服的乘務員,有著國家信用背書。
鐵路上的東西或許會貴上一大截,但至少在九十年代初,大家還不太相信會賣假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