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ds合金。”
胡文海忽然說出的這個名字,讓江和甫略微一愣,有些不明所以。
“ods合金,航空發動機的核心材料之一,或者可以說是最關鍵的核心材料。其體立方中心鋼基體的結構,能夠形成超穩定強化態,具有非同一般的抗高溫蠕變特性。”
胡文海沉吟道:“ods合金的研發對核心機來說意義非同一般,但是同時,它還是一種理想的核反應堆包殼材料。”
胡文海這話說完,江和甫立刻就是眼前一亮,明白了他話里的意思。
其實胡文海打的主意和他一樣,都是想要攤薄研發技術投資的成本。
江和甫想要搞系列核心機,通過新飛的客機項目分擔壓力。而胡文海的目光要更廣闊一些,他把目標瞄準了航空業之外。
胡文海和江和甫相視而笑,點頭道:“我覺得合作方式可以略作變通,合同采用逐年續簽的方式。而續簽的要求,就是完成合同規定的研發進度。第一年的兩億投資,渦輪研究院必須承諾完成ods合金的研發任務。第二年,我們會根據ods合金的研發進展,考慮設置第二個節點,以及后續的資金投入。”
航空發動機為工業技術的桂冠,可謂是窮盡了人類智慧的所有結晶。其生產技術本身擁有的潛力,也絕不僅僅局限于航空制造領域。它的任何一項技術,本身都有著廣闊的應用前景。
依靠及時對這些技術進行市場轉化,獲得的利潤再投入,可以極大的減輕成本投入的壓力。
胡文海停頓一下,補充道:“當然,ods合金的商業民用專利,渦輪研究院必須獨家授權新科集團使用十年時間。后續投資研發的技術,同樣適用這一模式。”
“一年開發出ods合金?”
江和甫與劉大響不由面面相覷,這個風險實在是太大了一些。
ods合金哪怕是以二十年后的技術水平,也絕不是一年時間能夠完成的項目。
而兩億人民幣的投資就要拿下ods合金,預算也不能說是緊張——簡直可以稱之為捉襟見肘了!
這也就是九十年代,人民幣還很值錢的時候。換了二十一世紀經過幾輪通貨膨脹之后,想要兩億開發出ods合金技術,江和甫能把合同扔到任何一個有這個想法的人臉上。
開發成功,技術要獨家授權新科十年。開發不成功,不說后續資金不見影子,顯然開發費用也是要向新科償還的。
對于江和甫和劉大響來說,胡文海這是把他們轉嫁出去的風險,又轉嫁了回來。
而巨大風險對應的利益,卻是少的可憐。
決策的巨大壓力,在這個歷史瞬間,沉重的落在了兩個人的肩膀上。
然而他們并沒有考慮多少時間,在江和甫堅定的目光下,雙雙點下了頭。</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