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0zw,最快更新帝國玩具最新章節!
胡文海在與夏雪宜敲定了新京東方的組建方案之后,在繡城又多呆了一段時間。
跟蹤了新科科學院一些重點項目的進度,安排了一些新項目的研發工作,剩下的時間被他用來在繡城好好的逛了逛街。
說起來,他甚至已經對這座自己家鄉的城市有些陌生了。不論是未來的繡城還是過去的繡城,與現在的繡城都有著很大的不同。
東風快遞對城市運轉模式的影響是一個方面,而特區、進出口貿易,高科技產業和高校集群等新的因素,同樣對這座城市產生了深刻的改變。
繡城原本是坐落于小凌河北岸的一座城市,處于遼西走廊的中間位置,自古以來是東北游牧漁獵文明威脅中原的必經之地,乃是關系到天下興衰的重要節點。
在八十年代以前,繡城的主要城區集中在小凌河以北。老城區的城市基礎建設并不落后,只是城市的規模也并沒有多大,所以運轉的還算不錯。然而幾年不見,繡城如今早就已經大變模樣。
蜿蜒的小凌河跨度大概有一公里左右,過去的繡城只有兩道橋梁跨越其上。一個是西大橋、另一個是南大橋。這一次胡文海回到繡城,卻愕然的發現,小凌河上此時已經又新建了四座橋梁,更有三座橋梁在建。繡城市府像是不要錢一樣,把允許建橋的地方至少在規劃上都作出了建橋的計劃。
這樣瘋狂的建橋計劃背后,折射的是繡城的入海戰略。
向南!再向南!
繡城市府班子通過的最新規劃,是打算將繡城城區比照現在再擴大十倍,打造大繡城!將繡城建設成如同盛京、鐵嶺、鞍山、遼陽、撫順、本溪這樣的巨大城市群落。
初步目標是將繡城的城區與縣級市繡西連接起來,直達渤海海岸。而繡城的影響力將輻射到朝陽、阜新和盤錦一帶,通過鐵路和高速公路,將這個城市群落打造成一個“一小時”經濟圈。
最后,整個渤海省可能會形成三個城市群落——盛京城市群、繡城城市群和大港城市群。
以及最后的最后,將三個城市群連成一片,與京津工業區成為像日本“太平洋工業帶”一樣的“環渤海工業帶”。為了這一目標的實現,渤海省甚至已經在著手進行“大煙”渤海海峽海底隧道的可行性論證了。
反正說實話,渤海省這兩年財政收入很有點花不完的感覺——折騰吧,萬一真的成了呢?
這些就說的遠了,都是些長期和遠期的愿景。而這幾年在繡城發生的改變,卻是真真切切的。
繡城的新城區跨過小凌河,向著南方的渤海海岸推進了近十公里,相當于重建了三個繡城的老城區。
得益于繡城本地就有重型機械工業,繡城建筑業的機械程度極高,城市建設速度更是日新月異,絲毫不弱于第一個特區深圳的建設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