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想,這都是不太可能的事情。
事實上,麥道真正向波音服軟,那也要到1996年麥道被五角大樓從四代機競標中徹底掃地出門之后了。作為麥道70%利潤的來源,未來在軍機領域里面臨全線潰敗,這才是壓倒駱駝的最后一根稻草。
在這之前,想要收購麥道絕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而md12項目的展開,正是麥道不甘心給波音打工而在民航領域作出的最后掙扎。
md12是a380和747級別的大型寬體客機,采用四發雙層結構,500到630座,預計研發費用高達55億美元。而麥道自己是絕拿不出這筆錢的,只能是在全球尋找合適的合作商,共同分擔這個風險。
最初寶島方面曾有航空企業很感興趣,但在至少二十億美元的入場券面前,還是只能偃旗息鼓。
而最終md12這架麥道的翻身仗飛機,也沒有從圖紙走到現實中來。
麥道要讓格魯門在花費上百億美元收購麥道之后,再投入至少五十億美元用于md12的研發,這大大超過了格魯門自身資金的承受能力。
格魯曼雖然有錢,但鑒于麥道近年來在民航領域的頹勢,斷然沒有陪麥道管理層玩心跳的想法。
何況麥道在收購方案里很多附加條款也讓格魯門無法接受,比如說人員安排、企業名稱,管理結構和業務分配等問題,歸根結底還是麥道沒有到走投無路的時候,仍然還是那個能和波音掰手腕的麥道,傲氣仍存。不把這份傲氣打掉,麥道是不那么容易降服的。
一切問題的根源,就在于麥道此時還不是四五年后的麥道——人生三大錯覺同樣適用企業,尤其是“我能反殺”。
會議室外響起一陣密集的腳步聲,很快大門被人從外面推開。史派西等格魯曼談判團隊一行人,不急不慢的走了進來,甚至雙方還頗為和氣的互相打著招呼。
“道格拉斯先生,我想我們的談判也應該盡快拿出一個結果了。”
剛剛坐下,史派西就拿出了一份文件,扔到了會議桌上。
“昨天格魯曼又從凱爾凱特公司手中,收購到了麥道0.8%的股份。如果我們的談判再不能拿出一個結果,格魯曼公司就只能……展開惡意收購了。”
“我想您應該清楚,在麥道的董事會里,目前反對格魯曼并購的股權比你們掌握的更多。”道格拉斯針鋒相對,反駁道:“格魯曼如果采取惡意收購,麥道的大股東也將會選擇增持和擴股,格魯曼的收購將會極大超出你們的資金能力。”
史派西微微皺起眉頭,呼出了一口氣。雙方類似的交鋒早就已經進行了無數次,惡意收購對格魯曼來說也并不劃算。因為惡意收購必然要比正常股價溢價,從50%到幾倍,甚至上不封頂都有可能。這樣一來,格魯曼手里的資金,還真就是會無法完成收購。
不過,如今形勢已經發生了變化。</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