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這樣的待遇,這些前麥道設計師們也是興致盎然。魔都方面能夠拿出這樣的條件來,對于格麥來說比什么三免兩減半實際上更有吸引力。這也意味著魔都市府方面,是真正將格麥的需求給吃透了,才能作出這么有針對性的設計來。
道格拉斯收回遠眺的目光,正對上談判組總監琳達女士滿意的放下手中的簽字筆,向著他輕輕點了點頭。這意味著這位經驗豐富的工業設計師對中方的方案,顯然是非常滿意。
“那就這么決定吧,將交付中心和總裝工廠都安置在浦東機場以南地區。”道格拉斯干脆拍板決定下來:“現在的問題是我們要確定整體建設方案,必須確定有哪些部分是可以從中國完成的,有哪些是我們自己需要準備的。這其中總裝工廠關鍵的大跨度鋼結構車間,我們不知道中方能否提供。”
“這個也沒有問題,我們航天運載技術研究院有能力建設這種廠房。”魔都方面出面回答的卻不是魔都市府的人,而是航工部派出的新任商飛副總經理:“實際上,我們的建造能力比你們要求的還要高的多,畢竟飛機和火箭的體積可完全不能比較。”
琳達和道格拉斯對視一眼,無趣的哼哼了一聲。在以為可以討價還價的地方被對方碾壓了,這種感覺可一點也不好過。
一個來自航天系統的副總經理,這就是航工部之前一系列運作所追求的目標了。正如莫文祥所說,茍觀和他背后這一派系實在是擋了太多人的路。
商用飛機系統被其所把持,導致始終有意進入這一領域的新科被擋在外面。看起來是茍觀一系的利益得到了保證,可另一方面那些渴望新科進入做大市場,帶著大家一起裝b一起飛的,可就真是傻了眼了。
新科手里要技術有技術,要資本有資本,要關系有關系,要網絡有網絡,但始終就是無法真正進入國內的商用飛機體系。觸角稍微伸進來就是各種被穿小鞋。最后只能通過西飛和mbb搞了個借殼上市,拐彎抹角的實現了戰略意圖。
但是反觀早就已經放下身段和新科合作的中船與鐵道部,誰不知道和胡總合作是嚴重利好?
中船如今將韓國造船業已經徹底打趴下了,韓國經濟剛出現騰飛的勢頭,就被打了一悶棍。經濟形勢比照原歷史,漢江奇跡的小火苗正在風雨飄搖。
依靠承接rb造船業的工業轉移,造船業如今已經快要成為中國的工業名片了。中央對中船的成績相當滿意,屢次三番進行嘉獎,就連海軍方面都順帶獲益匪淺。
而鐵道部嘛,那就更不用說了。鐵通、中鐵建投,這兩個企業越加顯現出它們恐怖的實力,不僅成為鐵道部的現金奶牛,而且還幫助鐵道部將觸手插入了電信和金融、航空等領域,勢力極大擴張。
新鐵航投成為了民航總局的金主,而中鐵建投則鼓動各地貸款修鐵路,沖擊了高速公路的需求,眼看著交通部有要給鐵道部打下手的趨勢,1975年分裂出去的子公司反過來要收購母公司啦!
更不用提胡總還搞出了igct和從mtu那里訛詐來了1163-3型柴油機,讓鐵道部的萬噸列車早早就開始在全國緩解運力饑渴。
其他再看胡總在航發上面的投資,以及對渦輪院和西飛、成飛的慷慨投入,航空系統內做夢都盼著能有一天像鐵道部和中船那么靠上胡文海的大腿了。
在這種時候還懵然不知、螳臂當車的阻止胡總進入航空業,茍觀等人怎么可能不被人給碾死?
而商飛這位航天系統的副總經理可不光是航工部內部要平衡,更是肩負了一個重要的使命。
胡總啊,您不能只偏幫航空系吧?我們航天系難道就不重要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