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判進行到現在,已經是快要展開三個月時間了。如果是一項單純的商業性談判,斷然不可能雙方糾纏綿延這么長的時間。而實際上如果中美這筆巨額貿易是單純的商業問題,中國人又憑什么要將自己憑本事賺到手的資金拱手相送呢?
從一開始,這次中美貿易談判就是政治問題。
是,沒錯。你美國老大牛氣,兔子賺了點小錢錢,要安心揣到兜里就得交保護費。然而數百億美元的巨額交易,你想一點意思都不意思就當什么都沒發生過,這怎么可能?
中方和美國的一些工業集團趁勢聯手提出了一個條件,然而希爾斯對此卻是橫眉冷對。
不管工業集團發動了多少關系,不管中方在談判中如何據理力爭,她對這個條件都絕不松口。
這也不算奇怪,因為童廣志提出的條件確實戳到了美國人的敏感神經。
中方要求,美國要協助中國復關。
所謂復關,就是要恢復中國關貿總協定締約國的地位。從1986年中國提出復關申請以來,美國就是中國復關進程中無法繞過的一道關卡。到了1990年,中國復關的形勢又發生變化。寶島以單獨關稅區的名義,重新申請加入關貿總協定。
寶島一旦以單獨地區的形勢加入關貿總協定,無疑是對中國寶島立場的嚴重挑釁。然而要挫敗寶島方面的圖謀,首先中國必須要在關貿總協定有獨立的話語權。中國復關的壓力,頓時迫切了起來。
而另一方面,超過五百億美元的巨額訂單即將進入美國工業領域。如果中國還沒有加入關貿總協定,那中國國內的貿易保護制度也夠這些美國工業集團喝上一壺的。中國加入關貿總協定也就意味著中國工業品市場向世界打開了大門,這可是比什么五百億訂單還豐盛的大餐。
有著這么大的利益集團支持,又有中國的外交和政治壓力,希爾斯何以能夠咬定青山不放松?
美國國務院的體制和中方實際上是一樣的,都是首長負責制。作為談判的負責人,希爾斯不松口,談判的進度就不可能取得任何進展。
光是要弄清這背后的一系列暗流涌動,就足夠讓人燒死五百億個腦細胞了。何況在談判中,還要對涉及到的具體事務錙銖必較,中方談判團里每一個成員都明顯的憔悴了許多。
童廣志的聲音略帶疲憊,但眼神一絲不茍的看著手上的文件,沉聲說道:“我們可以向美方放開十二大類、共一百三十八種產品的關稅免除。另外可以減少總共五百一十一種產品的關稅額度,這是我們能夠提供的最終方案。”
希爾斯將眼鏡從桌子上拿起來,架在了自己的臉上,慢條斯理的展開了減免產品名錄看了起來。十多分鐘之后,她忽然搖了搖頭,指著文件里的一行文字說道:“童,你們這份名單毫無誠意。這些減免關稅的產品,絕大多數都是我們美國禁止出口的產品,對它們減免關稅沒有任何意義。”
“這正是我們要談的,希爾斯女士。”童廣志打起精神來,再次嘗試進行說服:“我們要求的都是一些民用技術,比如說碳纖維的專利授權和設備,名單里也只是希望能夠引進相當于東麗公司t300級別的低端技術。美方將這種產品都列入禁止出口名錄,是非常不合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