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廣志和一眾談判團成員們,團團圍坐在大使館的電視機前,目不轉睛的盯著正在播出的這份錄像帶資料。
通過外交渠道航空運輸來的一盒錄像帶,里面記錄的是昨天、不,應該說是美國的今天、中國的昨天,新聞lianbo播出的喬老發表的重要講話。
“市場經濟是中性,在外國它就姓資,在中國就姓社。中國也是可以搞市場經濟的,我們搞的市場經濟,就是社會主義的市場經濟!”
“社會主義市場經濟?”
聽到這個詞匯,幾乎在場的所有人都不由面面相覷。作為中國復關談判的實際負責人,童廣志瞪著眼睛,不由的深深吸了口氣。
他太清楚,這句話有著怎樣的價值了。
在中國復關的談判過程中,美國是最大的一道關卡。關貿總協定這個貿易組織,在美國手里卻成了對中國政治形勢干涉的工具。與美方的談判除了具體的商業條款,中國的政治制度竟然也屢屢被拿出來成為討價還價的借口。
在這其中,美國人最樂于利用的擋箭牌,就是懷疑中國是否是市場經濟國家。每次面對美方拋出的這個問題,童廣志都會感覺到一陣徹入骨髓的蛋疼……
因為在這次講話之前,中國在理論上確認的是“社會主義經濟是公有制基礎上有計劃商品經濟”的論斷。按照這個官方定義,童廣志當然不敢承認中國是市場經濟。
這么一來,美國人便可以洋洋得意的宣布,因為中國實行的不是市場經濟,所以他們不能支持中國恢復關貿總協定締約國的地位。
就這么一句話,在中國復關談判中便成了不可逾越的天塹。從1986年中國提出復關申請以來,到如今五年時間已經過去,但取得的成果卻鳳毛麟角。
可想而知,當童廣志聽到電視里傳來的這句話,內心將會是如何的激動。至此,中國復關談判的最大障礙已經不復存在,擺在他面前的將會是一個能夠大展拳腳的廣闊舞臺。
尤其上面提出這個說法的時機實在是太關鍵了,在中美大采購的背景下,搬開了中國復關最大的一塊攔路石。美國人這幾年怎么刁難我們的,到時候大可原樣奉還。
不,原樣奉還還不夠。怎么說,也要加倍奉還吧!
“童部長,大使先生在等您。”
一位大使館的秘書等到放完了錄像帶,悄然走進了童廣志的身邊,低聲在他耳邊說道。</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