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相機的閃光燈頻頻閃爍,系著紅領巾的小學生手捧鮮花的跑上來。紅地毯的末端是一長串的福特進口公務車,讓整個場面對蘇聯人來說充滿了久違的熟悉感。
外交部的工作人員組織了相當熱烈的儀式,用來歡迎這次歷史上本不存在的,蘇聯訪問中國的使團成員們。
從美國在90年開始對中國加緊遏制之后,中國國內也在尋找打破這種局面的辦法。作為世界兩級之一,長者在今年五月曾經對蘇聯進行了一次領導人訪問。從外交禮儀出發,蘇聯也應了中方邀請,安排了這次以蘇共中央書記奧列格西蒙諾維奇舍寧帶團,對中方進行的回訪。
當然,原本的計劃里回訪的領導人肯定不是舍寧這個級別。不過在一些蘇聯內部人士的操作下,比如說有克留奇科夫的推薦啦,或者是鮑里斯普戈的某些安排,舍寧本人對此倒也沒有太多的意見。
他的位置雖然已經可以算是蘇聯高層,但還不至于能夠對蘇共核心的安排作出反駁。
與年初長者訪蘇不同的是,這次舍寧帶領的蘇聯訪問團規模可以說是相當龐大。350人經濟艙座位的四架伊爾86客機依次在機場降落,預示著這次蘇聯方面對中國訪問的人數超過了一千人的規模。
這個遠超過外交慣例的訪問團人數實際并不那么奇怪,似乎是為了要向自己的“老大哥”們展示中國幾十年來的發展成就,newmart集團為此開出了一個相當誘人的交易。
蘇聯的官方使團人數只有三十四人,不過隨行的蘇聯各行業專家學者和高層智囊,來回路費和生活、旅游費用全部都有newmart在蘇聯國內部分進行報銷。
除此之外,每一名有newmart集團認可的學者加入訪問隨行名單,蘇共組織處都能得到一千美元的額外“報酬”。
這是一個非常“因吹絲停”的數字,從官方匯率牌價來算,一千美元實在算不上什么。蘇聯一個教授的月基本工資大概就有兩三千盧布,一千美元理論上不過是他們半個月或者是十天的工資而已。
然而如果這筆錢被集中使用,一百多萬美元對于蘇共組織處可著實是一筆肥肉。
不得不說,作為世界兩極之一,這年月蘇聯的外匯儲備甚至還沒有中國多。一百萬美元對于蘇共組織處,意味著在體系內的話語權被極大的提升了。
雖然到了1991年的8月,它早就已經沒有什么話語權可言。不過如果是組織出國訪問,蘇共的號召力還是能夠擔當起一支豪華團隊的。
從烏克蘭的黑海造船廠到共青城的蘇霍伊,蘇共組織處幾乎是完全遵循newmart開出來的名單來照方“抓”人。到最后的結果就是,蘇聯民航足足用了四架伊爾86才滿足了使團的需求。為期一周的訪問能夠創匯一百萬美元,這樣的好事說實話可真是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