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就是市場,在這個市場上,你能否生存下來,決定性的并不只是你的技術、你的產品,好的產品和技術最終失敗的例子并不鮮見。然而一個擁有龐大用戶群體的生態系統,失敗的例子卻是鳳毛麟角。”
“所以,只有用戶,數量龐大的用戶才是問題的關鍵。”
“我們要想盡千方百計,將我們生產的芯片,塞進每一個中國人的家里、手里甚至是身體里。而我們的戰略第一步,就是在這里——浦東。一個產業園區,這里將集中全中國各方面的人才,來實現這個設想。”
“利用我們手中這款‘耳語者’顯卡,以及已經拿到授權的286cpu,繡城計算機集團已經拿出了一個圖像處理系統的方案。在這個方案的框架下,我們可以實現計算機輔助設計、組建用于滿足空氣動力學浮點運算需求的專用超算。針對這個系統進行的軟件優化,需要數量龐大的軟件人才。軟件產生的大量數據,同樣需要網絡帶寬進行傳輸……”
“現在,在座的各位如果想用上這套系統、在這套系統上收獲足夠的利益,那么就必須把這套系統送進足夠多的中國人的家里。要怎么做呢?我這里正好有一個思路,大家可以討論一下。”
謎底終于即將揭開,會議室里眾人紛紛提起精神,仔細聽著胡文海接下來的答案。
說實話,胡文海描述的這套系統確實是個好東西。但成本也真是個問題。計算機在這些人的大腦里,就是一個科研工具,最多還能充當個電子辦公的工具。91年的一臺電腦,價格少說兩三萬人民幣。在這個萬元戶都值得大吹特吹的年代,又有多少中國人消費的起呢?
不說把計算機送進所有中國人的客廳,即使是“千家萬戶”,這個目標都過于宏大了。
剛剛勉強算是普及了電視機的中國,哪有那么多的資本,再去普及了計算機?何況,就是有這么多錢,對于平均教育還沒有高中水平的中國絕大多數人來說,在家里擺上一臺計算機又有什么用呢?
如果沒用,中國的老百姓們是絕不會花這筆錢的。
胡文海深吸一口氣,痛快的說道:“我的這個思路,就是發行電子游戲機主機!”
“從1983年,日本任天堂的fc主機發售以來,全世界范圍內已經出售了超過兩千萬臺。不說別的,單是通過繡城計算機集團向蘇聯供應的仿制品,這兩年的銷量也已經達到了五十萬臺。”
“雖然對于中國人來說fc主機的價格還是很高,但一些國內的組裝機仍然銷量非常可觀。具保守估計,fc主機在國內的保有量,也應該有八十到一百萬臺……”
胡文海的話還沒說完,坐在下面的繡城計算機集團總經理冉妮就舉起了手。她的手中拿著一張報紙,指著上面的一片文章問道。
“胡總,這篇將游戲機稱為電子海洛因的文章您看過嗎?”</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