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后來事情發生了一些變化,所以380也就永遠都沒有380了。
不過那是后話,胡總也未必就會允許這種事情再次發生。
至于說你下面路局這批人這么膽大包天的搞“獨走”上面會不會同意?這個問題,所有的路局領導們,都心照不宣的閉口不言。
請問把他們這些人以“考察”的名義集中到白音華的是誰?請問沒有授意,作為未來鐵道部長預定的付志恒會冒著這個政治風險,把胡文海扯進來和他們直接推銷這個方案?
最關鍵作為鐵道部親兒子,中鐵建投搞這么大的動作,難道能瞞得過部里那么多雙眼睛?作為鐵道部的錢袋子,鐵道部長可是睡覺都要睜一只眼睛,時時刻刻盯著這里呢。
之所以要胡文海“私下”與他們接觸,不過是假撇清罷了。
倒是這樣一來,因為鐵道部沒有直接出面,自然也就放棄了最終做決定的位置。
胡文海提出了每年兩百億,一共發行五次,籌集一千億兩年期債券的計劃。這一千億人民幣的資金要如何分配利用,可就得有路局的領導們先拿出一個主意來了。
基本上,這就是一個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有這一千億在前面吊著,就是鐵道部的命令都未必好使——畢竟,鐵道部自己都拿不出這么多錢來。自胡文海定下方案的基調之后,各路局的積極性就被徹底調動了起來。
原來是預計成立鐵路管理公司來發行公司債,這樣就有了足夠的安全空間。不過為了能夠切實掌握資金使用的權力,路局領導們一致跳過了這個步奏,下定決心干脆以鐵路局的國企身份,發行公司債。
這樣的好處不言自明,鐵路債的信用更好,而且資金使用更加方便,也更有利于管理和各方監督。
胡文海當初是多少有些“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想著路局上可能懼怕風險,才設置了管理公司作為這道防火墻。要不說鐵路系統有擔當、能做事,從這里就可見一斑。
帝都局自持地位特殊,張嘴就想劃走第一期債券的一半資金。除了大秦線的建設以外,石太客專、京津城際,京滬、京廣,這些圍繞帝都建設的項目可以直達天聽,大義在手的威懾力十足。
然而在涉及到錢的問題上,誰也不會再講溫良恭儉讓,修鐵路不是請客吃飯,不是繡花繪畫,不能那么雅致和從容不迫、文質彬彬。預算分配的時候你不吵,那你什么時候吵?
搶預算不積極,思想有問題!
盛京局作為鐵道部規模最大的路局,既有線改造是最容易出成績的地方。既然要發行債券,那是不是應該考慮一下投資回報的效率?給債券購買者提供一些信心?
你帝都局也就是大秦線出效益快點,給你三十億,今年也就差不多了。我盛京局三十萬職工,你給個八十億怎么養活?
什么?你盛京局條件這么好,還要跟我們這些苦哈哈搶飯吃?蓉城局摩拳擦掌,西南人民在吃草啊!全國一盤棋,你們忍心不支持一下大西南的建設?要把攀枝花的鐵礦運出來,我們也不多要,就給個五十億吧……
商丘局的劉局長平日里溫文爾雅的一個人,如今也擼胳膊挽袖子,拍著桌子爭起來。
我們商丘局不給江城段擴容,你們的鐵礦往哪里運?給你們五十億,那我們也不能少了!
一屋子的路局領導,往日里都是跺跺腳震動一片山河的人物,如今就這么臉紅脖子粗的針鋒相對的吵起來,當真是讓人大開眼界。
可是又怎么可能不吵?各位領導平日里再怎么金口玉言,能一個字頂一千塊錢嗎?而在這個會議室里,誰能說滿一億個字的?
把他們爭吵的話用金子打造出來,都用不了這么多錢。今天不拼命爭取,以后比例定下來,就等著被下面人戳脊梁骨吧。只要還有些事業心的人,就絕不可能接受這樣的結果。
吵吧、吵吧,胡文海這時候反而是功成身退。中鐵建投只負責發行債券,是不會為他們任何人出這個頭的。鐵道部把這些人都集中到這偏僻的白音華來,打的同樣是這個主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