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八十年代在搞的研究,可以說不過是重走了蘇聯人五六十年代的老路。要直到九十年代在ht-7裝置上積累了足夠多的經驗,才能說中國的核聚變追趕上了世界核聚變的第一梯隊。
如果能得到卡托姆采夫的全力支持,那么對于中國核聚變研究水平的提升,可以說是就像虛竹得到了無崖子的傳功,“秒變”武林頂級高手。
即使卡托姆采夫聲稱不會阻止庫爾恰托夫研究所的科學家到中國來,但零星的科學家跳槽,是絕對無法帶來蘇聯核聚變研發傳承的。也只有卡托姆采夫這樣的項目負責人,才能將這種傳承和研發思路,完整無缺的帶到中國來。
人各有志,胡文海也只能苦澀的接受這樣的結果。
他打起精神來,勉強露出笑容。不論如何,卡托姆采夫是一位值得尊敬的偉大科學家,他值得一次隆重的接待和完美的假期。
“好吧,那我們就不說這些。”
胡文海爽朗的招了招手,讓司機將車開了過來:“時間不早,中午我請卡托姆采夫院士到我們大港著名的海事大學吃飯,看看我們的大學生們國慶節都能吃到什么。”
“很好、非常好,我非常喜歡大學的環境。在世界各地的大學里,我都感覺像回到了家一樣!”
……
“大港海事大學食堂是美名在外,尤其是三食堂,可以說是物美價廉了。因為大港大學離得都比較近,甚至有外校的同學也會過來品嘗。”
“今年是建國42周年,本來不是整數沒有大慶的說法。不過今年我們大港的經濟預期增速達到18%,日子好過了,就是想要好好樂呵一下!也就不管什么逢不逢整數了!”
平克西親自在前面帶路,他是土生土長的渤海人,祖上三代貧農。正經是后來考上大學,才徹底改變了命運,所以對學校是特別有感情。有些人傳言什么他是晉省人、家里是高干子弟之類的,純粹就是胡言亂語!
對這種流言蜚語,造謠生事的行為,平克西是堅決抵制的。他就是農民的兒子,難道農民的兒子就不能當副市長啦?大港就是大港,不是什么別的地方,不要總是想搞些什么大新聞。
有平克西帶著,胡文海和卡托姆采夫一行人走進了海事大學的三食堂。一群穿著海魂衫的年輕大學生正排著隊向里面走去,他們見到平克西竟然都非常熟稔的打著招呼。
“平市長來了,今天是吃餅還是吃面?”窗口里面的大廚揮舞著飯勺,也熱情的招呼著他。
三食堂的炒餅和炸醬面算是平克西的保留食譜了,他有一次來海事大學考察,吃過后竟然就喜歡上了。隔三差五就要來一次,手上甚至還常備了一疊這里的飯票。
“卡托姆采夫院士,您看有什么喜歡吃的,今天的午飯我請客!”平克西揮舞著手里的飯票,豪氣的說道。
“你們的大學食堂,吃的很豐盛啊!”
卡托姆采夫從食堂檔口一頭走過去,看著琳瑯滿目的菜品相當驚訝。
相比蘇聯大學里永遠的香腸、紅菜湯和大列巴,三食堂的花樣確實是讓人目不暇接。
土豆燉牛肉、魚香肉絲,手撕雞和豬耳朵,這些算是肉菜,倒也沒有什么新奇的。不過青菜里的一些新鮮菜品,就讓人有些不可置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