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文海感覺如今國內的航空業,好像被自己折騰的有些魔改了……
魔都承接了一部分格麥的麥道客機訂單,顯然是在向著客機機體的分工領域發展。未來可以預見大飛機的機體和系統集成,應該就是以長三角區域為主。
而原本扛起大飛機希望的西飛則拿到了熊貓國產化和秦嶺發動機的項目,眼看著成了能和成飛打擂臺的戰斗機梯隊成員。
盛飛雖然拿下了蘇27,不過如果他們被胡文海忽悠著上了馬達西奇的船,未來的路怕是要和魔都掰掰手腕了——這樣也好,魔都資本雄厚,而盛飛資源充足,總比魔都和西飛、盛飛和成飛這樣的競爭格局要有看頭的多了。
不過就全國的局面來說,航空工業由于其規模龐大和根基深厚,胡文海的影響力并沒有想象中的那么有效,這樣的產業布局也絕不是一個決策或者一兩個項目就能推進的。若想在國內建成這樣的南北兩個軍機和大飛機競爭集團,至少需要十年時間去不斷推進。
一個個項目、一項項決策,一條條政策,一場場會議,最重要的還有一批批的人才去推進,然后……大概十年的奮斗才能讓這南北兩大集團坐到格麥和波音的咖啡桌旁吧。
這已經是相當樂觀的預期了。
羅馬不是一天建成的,胡文海的心態也沒有那么急迫。606在系統內根深蒂固,換句話說就是蜘蛛網最中心的那個點。稍微有點風吹草動都要全局振動,謹慎一些也是可以理解的。
既然606所需要“聽取各方意見”,胡文海也就暫時把這個事情給放下了。
1992年的春節還剩個尾巴,他留在國內的時間已經不多了,然而需要處理的問題卻是絲毫也不見少。
尤其是胡解放突然襲擊的給胡文海添了個沒出生的弟弟,一直作為集團財務主管的蕭野芹歡脫的給自己休個了產假。結果嘛,就是新科集團1992年到1993財年的財政預算審批工作,擔子突然之間被壓到了胡文海的肩上。
從盛京參加完sm1c燃氣輪機的投產典禮,胡文海只能又馬不停蹄的回到了繡城新科集團總部。在這里,正有一場硬仗在等著他呢。
“夏總,這是您要的文件,今天總算申請到了半個小時的數據中心機時,不然一準是趕不上這個會議了。”
杜鵑手上捧著厚厚的幾個文件夾,從里面抽出一份已經做好標簽的文件,跟在夏博洋的身后亦步亦趨的走著。
新科總部的13樓以上全部都是總部行政層,如果沒有安全等級或者臨時登記證件,外部人士是無法進入這里的。
而杜鵑即使是所謂的“海學組”學員,也從來都沒有機會能夠到總部13層以上一睹為快,更何況是新科總部大樓頂樓27層這樣的核心地帶。
不過話又說回來,夏博洋作為新科地產的總經理,如今中國商界炙手可熱的風云人物,出入27層倒是和吃飯喝水也沒有什么區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