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夏博洋的臨時助理,杜鵑除了要參加海學組的課程培訓,同時還要作為后備干部參與新科地產的一線實習工作。這樣嚴苛的培訓程序對她來說即是動力,同樣也是壓力。
胡文海的“天子門生”,也不是那么好做的。
像杜鵑這樣的集團后備干部,一方面享受著令人艷慕的培訓和升職通道,但另一方面來說他們的任何表現都會被人拿到顯微鏡下仔細的進行觀察。
周日的授課培訓不提,每周一三五的白天在一線輪崗,晚上六點到十點同樣也要參加夜校授課。二四六則是行政實習日,晚上也別想休息,那是留給行政實習加班的時間。
高強度的工作和學習不僅對精力和效率有要求,業績同樣必須是出類拔萃。取得成績被認為是理所當然,而任何失誤卻會收獲無數的批評,甚至是從競爭中徹底淘汰。
這樣殘酷而激烈的工作環境,說實話對如今絕大多數的中國普通人來說,未免有些超乎想象了。不過這批從新科集團千軍萬馬里挑選出來的“海學組”成員,至今倒還沒有人讓胡文海失望過。
至于這海學組一期學員中,最讓人驚訝的就莫過于有著一付嬌柔靚麗外貌,看起來完全能靠臉吃飯的杜鵑了。
作為為數不多的女學員,杜鵑的樣貌哪怕是放在一線售樓中心里都是出類拔萃。而她平常說話又溫柔和氣,一點也不像是個能成為商場女強人的樣子。
但就是這樣一個年輕的“女孩子”,竟然展現了相當驚人的情商和抗壓能力。在堪稱殘酷的工作環境下,取得的成績竟然在海學組里都是名列前茅。
憑著讓人刮目相看的工作成績,她在年后被夏博洋欽點成為了這次新科地產年度預算專案小組的助理成員之一。
杜鵑此時并沒有意識到,表面上看來這只是她個人命運的奮斗,但實際上海學組這一體制的成功運作,對于成立時間還不足十年的新科集團來說更加意味深遠。
在新科集團擁有自身造血能力之前,它再如何有錢,也只是一個暴發戶。而在它擁有足夠強大的人才供給能力之后,哪怕在高科技領域遭受致命打擊,它也早晚有一天能夠浴火重生。
不過未來的商界大佬們,如今還只是沒有離巢的雛鷹。跟在夏博洋身后亦步亦趨的杜鵑,只能用好奇的目光觀察著“神秘”的新科總部27層。
“夏總,我們去年零售的業績比年初預計的要好——”
夏博洋身邊的一群助理之中,一個人翻完了杜鵑遞過來的文件,有些躊躇的說道:“原本去年的計劃是銷售額增長60%,但根據這個匯總數字來看,增長至少達到了125%,超過了計劃銷售額的一倍。”
“當然,這個數字我們在去年就已經有所預料。不過如果我們今年把這個數字報上去,明年的增長預期必然也會大幅調高。這樣一來,想要明年繼續保持這個增長數字,我們的預算至少要增加四倍。這樣的報告拿出去,總部方面……”
“預案不是已經做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