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博洋腳下不停,頭也不回的說道:“兩倍、四倍,這些方案都還是太保守!去年我們的預算不就是按照前年四倍去做的?結果去年的實際投入不還是超出了預算一倍?還按照四倍來,我看今年的預算還是要爆炸!既然如此,干脆就把十倍的那份預算拿出來。”
“十倍的預算……”
夏博洋身后的助理們不由面面相覷,有些游移不定。新科地產如今表面上看起來鮮花著錦、烈火烹油,但他們這些真正掌握數字的助理們卻是深深的知道,自己屁股下面坐著的是怎樣一座活火山。
依靠新科廣場這一商業模式的開發,新科地產在全國的一二線城市過去幾年可以說是遍地開花。建商場自然要做買賣,一部分門店被出租、出售出去,而新科地產又從國外引進了“國際著名超商品牌”——newmart作為合作方,進入零售業全力打造了一套商業渠道和終端。
名字全是英文的newmart在中國同樣相當受到歡迎,在零售市場上的表現可以說是力壓群雄。然而問題是零售業的業績再好,它的利潤率卻只是在正常范圍。要想收回固定資產投資,少說也需要兩三年的時間。
也就是說如果newmart的零售業年度銷售額要提高績超過30%,新科廣場的固定資產項目就必將會把全年的利潤全部吞吃下去。超過50%,那新科廣場的投入就必然要負債運轉。
但現實的情況就是,單1991財年newmart在國內的零售業績就增加了125%。而過去幾年的增長數字,也從來沒有低過這個水平。這也就是說新科地產的如今,已經完全是一個資產黑洞,多少資本投入進去都追不上它的擴張速度了。
這樣的成長速度和盈利能力,當然是讓人欣喜若狂、倍受鼓舞。但如果換一個角度來說,如今的新科地產分明是資不抵債,一旦發展勢頭回落,吹起來的氣球就要帶著所有人一起原地爆炸。
對于深知這一內情的諸位新科地產總經理助理們,聽到夏博洋今年竟然要提交一份十倍預算案,膽小一點的恐怕都已經站都要站不住了吧。
“夏總,今年的預算是不是謹慎一點?”一個助理謹慎的建議道:“如果年內發展勢頭還能維持,大不了像去年一樣臨時增加預算。如今公司的負債率,實在是有點危險了。”
夏博洋聞言忽然停住了腳步,轉身將后面的一群助理嚇了一跳:“怎么?你們以為我沒算上臨時預算的額度嗎?”
“什么?”
提議的助理悄悄咽了口唾沫,發現自己的腦袋有點轉不過彎來。
夏博洋的這個意思,大概是在提交十倍預算的基礎上,今年還會像去年一樣翻上一倍的臨時預算?
這一群經理助理們覺得,這下是真的有點腿軟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