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迪這話剛說完,就聽到上首方向傳來了兩道敲桌聲。
胡文海的手指敲打著桌面,不容辯駁的聲音響了起來:“新科從來不吃獨食,更不會粗暴干涉合作企業的經營業務。”
“是。”
吳迪連忙低頭領命,實際上他上句話剛出口就已經后悔。新科在國內的經營策略,從來都是拉著大家一起發財,很少有憑借自己市場地位胡作非為的時候。胡文海或許會憑借影響力逼著同行和合作企業搞技術升級,但那本質上確實是為了這些企業跟上自己的腳步,而不是為了拖慢他們擴張的步伐。
沈倩哲見吳迪吃癟,得勢不饒人的再接再厲道:“鋰電池產能在未來兩三年內迎來一個大爆發,可以說是毋庸置疑。在這種情況下如果我們畏懼競爭而吝于投入,那么別說是儲備資金等待危機來臨了,新科的鋰電池業務能不能堅持到危機階段都是個未知數。”
她最后斬釘截鐵的說道:“產能爆發必然導致成本出現質變級別的下降,哪怕是賠錢,新科鋰電產業也不能缺席!”
會議室里,這些新科的高層管理人們不由竊竊私語。
聽完了吳迪和沈倩哲這番話,各人心中其實都有所領悟。新科集團發展到今天的這個階段,隨著中國經濟的飛速發展,實際上各事業部和各省分公司普遍面臨著這樣一個問題。
企業雖然盈利能力良好,但就像是一輛只能用于市區代步的微型車開上了高速公路。
如果企業不能極速擴張,那么它在市場上將沒有什么競爭力可言。供應商會給大客戶最優惠的價格,但小客戶就只能求著供應商買高價原料。渠道商也更喜歡供貨充足的廠家,市場占有率低的產品只會出現在櫥窗的角落里。哪怕是相同的技術和管理、生產水平,大企業的成本必然低于小企業,久而久之小企業逐漸就會被市場主流所淘汰。
但隨著市場生產能力的爆炸增長,供過于求到達一個臨界點,市場肯定會發生嚴重的危機。如果企業沒有足夠的資本儲備,極速擴張導致的高負債同樣也會要了企業的命。
穩健的財務政策是死,然而激進的財務政策同樣是死。擺在新科集團,或者說此時大多數中國企業面前的這個局面,是從資本誕生以來恒古未變的一個難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