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操作,有力的保證了引進項目的成功。
但是這種操作模式,也帶來了另外一些副產品。
這些在引進項目中至關重要的核心企業,很多都成為了新科的合作企業、關聯企業,甚至干脆就是新科產業鏈的上下游。
這樣一來,國家雖然正在逐漸將金融工具從新科手中剝離,但實際上新科本身就已經構建起了一張能夠動搖中國經濟面的巨大關系網絡。
然而作為私營資本,新科是不可能享受到國家資本兜底待遇的。不管多少人喊什么“資本主義最后堡壘”,起碼中國的體制下,是干不出國家注資給私營資本投資銀行的高管發獎金這種事情……
也就是說,如果新科的經營出現差錯,將很可能會成為中國一個無法防御的軟肋。
但是另一方面來說,新科集團雖然有著世界前列的財富規模,但掌握它們的卻是一批不折不扣的年輕人。
新科的管理團隊非常、非常的年輕,作為一家實業企業,如今正在預算會議上吵的不可開交的這些管理者們,不作出說明的話平均年齡看起來更像是一家互聯網企業。
其靈魂人物胡文海就不說了,他如今不過才二十六歲而已。做到了電池事業部部長的沈倩哲如今不過三十出頭,和她打擂臺的通訊事業部副部長吳迪今年二十八歲。倒是一旁默不作聲的正部長年紀要大一些,過完年虛歲堪堪四十八。
比他年紀更大的,就只有新科科學院的兩位副院長倪光南和吳大觀了。
然而就成果來說,倪光南比在座這些年輕人還更像是搞it的呢!1992年的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幾乎已經是內定給了倪光南,以表彰他組裝出的中國第一臺聯想電腦。
是的,這臺電腦還是叫做聯想。某個集團是美帝良心,但聯想這個名字卻是光榮的。某些人曾經雖然可以把倪光南趕出去,卻無法把他在聯想的痕跡徹底抹掉,因為聯想這個名字就是由倪光南親手書寫的。
倪光南為中國計算機產業作出的最大貢獻,就是讓計算機能夠處理漢字,讓漢字出現在了計算機的屏幕上。而支持這個功能的,就是他回國之后在中科院作出的研究成果——聯想漢卡。后來某些人三顧茅廬請出倪光南,憑借聯想漢卡打下了偌大的江山。
聯想漢卡不是因為某個企業而取名聯想漢卡,而是因為聯想漢卡而成就了某個企業。
美帝良心可恥,但聯想光榮!
時隔四年,倪光南又一次拿到了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上一次是88年的聯想漢卡,而這一次則是1992年的聯想電腦。
要說一臺組裝電腦,這有什么厲害的?換二十年后,電腦城里能組裝電腦的人車載斗量。而即使是1992年,國外組裝微型計算機的那也都是生產線上的普通工人啊。
怎么組裝出一臺電腦就能拿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這里面不會是有什么貓膩吧?
當然……沒有!
因為這臺電腦的所有部件,都是100%由中國企業自行生產的。
cpu采用獲得授權的inter486處理器,主板、內存和硬盤也都是國內生產,再加上最新版的圖形卡和集成到主板上的漢卡,至于其他外設就更是血統純正了。
這樣一臺微機對中國國防和產業安全來說,肯定怎么強調都不為過。而作為新科半導體系統的掌門人,倪光南因此而拿到一次進步獎,那是誰都挑不出毛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