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肉食以外,各種腌漬醬菜和干果、水果也有不少供應。然而唯獨是新鮮而種類繁多的蔬菜,在這里卻成了相當珍貴的食物。
哈薩克人和歐洲人類似,新鮮的蔬菜價格相當昂貴,吃的起肉卻吃不起菜。然而歐洲人吃不起菜,那是人工昂貴而且土地被用來種植經濟作物,屬于幸福的富貴病。可哈薩克斯坦土地面積人均至少三萬畝,蘇東坡之后人工也便宜到了極點,怎么也吃不上蔬菜呢?
卡克爾是青河的哈薩克族,退伍之后回到家鄉,是最早一批與哈薩克斯坦接觸的當地干部。對于胡文海的這個問題,他當然是心知肚明。
“阿拉木圖周圍是傳統的農牧產區,當然不會缺少耕地。”卡克爾苦笑一聲,點頭說道:“不過整個阿拉木圖包括周圍的轄區,人口總數還不足兩百萬人口。”
“和歐洲因為太貴而吃不上蔬菜不同,哈薩克斯坦是因為人口實在太少,不僅蔬菜供應有問題,實際上在蘇聯的經濟結構中它除了畜牧和石油以外,所有的產品供應都無法依靠自己滿足。”
“嗯……”
胡文海摸著已經有些胡茬的下巴,了然的點了點頭。
若非是親眼近距離的對阿拉木圖進行過了解,他也實在不敢相信這竟然是事實。
早就耳聞過蘇聯內部對產業分工的執著,但畢竟沒有一個準確的認知。只有在阿拉木圖親自生活了這段時間,胡文海才真正意識到蘇聯解體對哈薩克斯坦究竟意味著什么。
中國鐵路到阿拉山口是1990年才通車,而中哈兩國的貿易如今也才只是剛剛開始。哈薩克斯坦的整個國家生存需求,都離不開蘇聯——或者說是俄羅斯的工業產品供應。
哈薩克斯坦人日常飲食中,綠色蔬菜的攝入主要依靠罐頭食品,而極少有本地新鮮蔬菜供應,同樣也是這一分工的體現。在過去蘇聯尚且能夠發揮作用的時候當然沒問題,可如今俄羅斯自顧不暇,哈薩克斯坦人的飯桌上頓時就無以為繼了。
納扎爾巴耶夫全面倒向俄羅斯,既是政治考量,同時也是無奈之舉。
若不如此,以哈薩克斯坦三條南北走向而缺乏東西走向鐵路的現狀,恐怕豌豆罐頭也要早晚吃不起了。
想通了這一點,胡文海腦海里隱隱約約算是有了一點思路。他干脆將手里的勺子扔下,然后提起筆將那一閃而過的思路趕快記在了桌布上面。
……
直到阿拉木圖夏天的氣溫開始轉涼,胡文海終于等到了自己期盼已久的消息。
國內剛剛召開的十四次大會上,大會前排出現了一個可以說是“非常年輕”的身影。
中國不是沒有過54歲的部級領導干部,然而付志環以這樣的年紀擔任起鐵道部這樣一個重要部門的一把手,仍然還是太過于耀眼了。
但是對于這樣一個結果,實際上反而可以說是毫無懸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