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株洲所到總工,一路解決了從電力機車、萬噸重載到鐵路通信等一系列鐵路提速技術。然后下去盛京局搞業務推進鐵路貨運改革,最后再拉著一票的段局搞大借款和重載改造,付志環的履歷可以說已經相當令人滿意。從大秦線正式通車的那一天起,但凡是對局勢有些敏感的人都知道,這個位置已經是他的囊中之物了。
區別僅僅只是在于,這個位置究竟要到什么時候才能被付志環坐在屁股低下。
然而這幾年來,隨著白繡線巨大的盈利能力,以及整個環渤海鐵路段與東風快遞系統的全面結合,付志環走出這一步的預期日期也在不斷的提前。
到了今年的九月,鐵道部的老領導因為身體原因主動提出了退下一線。于是毫不意外的,這次大會的前三排里終于是多了一個年輕的身影。
嗯,在這個位置上54歲真的是非常年輕了。
以付志環的年齡,如果不能再上一步的話,在這個位置上一口氣坐十年都是完全可能的。而如果他在任上鐵路發展仍然能保持如今的增速不變,再上一步也不是不可能。
年紀不僅意味著工作年限,同樣意味著在工作中的權威。付志環這一步邁出去,作為一直以來的緊密合作伙伴,胡文海這里的格局頓時又上了一個臺階。
很多的工作和計劃,終于可以真正著手推進了。
到了十月下旬,秋風已經帶來了冬天的消息,胡文海在哈薩克斯坦住了足足大半年的時間,終于迎來了一個久候的客人。
“這位是劉曙光同志,預備擔任新成立的中鐵西北局集團的總經理。”
“劉經理就不用介紹了,我可是久仰大名!”
胡文海有些驚喜的看著來人這副熟悉的面孔,又有些疑惑的問道:“劉經理今年不是應該接任盛京局的位置嗎?怎么來了哈薩克斯坦?”
“我就明人不說暗話了,付書記親自點了我的將。”劉曙光看起來倒是沒有多少包袱,磊落的說道:“阿拉木圖這邊的條件是比盛京差了太多,不過我有信心能夠把它搞起來,所以我就來了!”
“好,好!”胡文海上下打量著劉曙光,聽明白了他話里的潛臺詞。
盛京局那里是按部就班,雖然條件好,但多少顯不出他的本事來。既然他劉曙光對自己有信心,只要哈薩克斯坦這邊打開了局面,回去了當然會得到遠超過按部就班的待遇。
扎根哈薩克斯坦時間短了肯定不行,這就是付志環年齡上帶來的優勢了。換了上面的是個待不了幾年的老人,劉曙光再怎么有魄力敢賭這一票嗎?
“既然來了,那我先給你介紹一下情況。”
胡文海對付志環安排的人滿意的不得了,劉曙光不論是履歷、能力還是性格,簡直就是給打通哈薩克斯坦這條鐵路大動脈量身定制。有了這樣的鐵腕人物推動這個計劃,他算是多少松了一口氣。
“我們接下來的工作可能會非常艱巨,哈薩克斯坦的情況及其復雜,我們可能要與整個國家的上層進行一場全面的對抗。”</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