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眼全中國,能有張銳民這個覺悟和認識的企業家、管理者,肯定是鳳毛麟角。
“變頻無氟冰箱?”張銳民想了想,似乎若有所思:“無氟這個概念我有些了解,是有色金屬研究院搞出來的技術吧?海爾也考慮過要上無氟技術,不過……”
不過什么,張銳民雖然沒說,但卻是不言自明。新技術推廣需要投入的巨大成本,以及需要面臨的壓力和反對,這些都是目前的海爾不敢輕易涉及的。
這個壓力可能來自氟利昂壓縮機廠家,還有其他的電冰箱企業,經銷商以及加氟站等社會的方方面面,甚至是各地監管部門和產業指導部門,難道上級領導能眼睜睜的看著,市場里鉆進來一條讓所有人岌岌自危的鯰魚嗎?
海爾要推無氟冰箱必然要宣傳氟利昂的危害,到時候打擊的是整個市場的冰箱銷售,這得拉動多大的仇恨?
海爾雖然有些資本,但也自問沒有這么大的勇氣。
“這個張大哥不用擔心。”
胡文海哈哈笑了起來,搖頭道:“推動新的技術,肯定會有反對的聲音。不過對此我已經有了一個方案,你看這樣如何?”
“現在中國市場上除了國產冰箱,進口冰箱的品牌主要是西門子、松下和東芝以及日立。也就是說,中國電冰箱市場面臨的主要是德國和日本的競爭。在這一點上,我們可以考慮敵人的敵人就是朋友的策略。”
“從我們內部打破市場結構或許有些困難,但是如果走墻內開花墻外香的路線,其實引導國內市場的變化又沒有那么困難了。”
雖然說起來有些尷尬,就像老外幫忙報案一樣,有些事情“挾洋自重”一下反而就好辦了。
這其實也是加入世貿組織帶帶來的……勉強能算是紅利把。
就像歷史書上也要承認,八國聯軍對清王朝的戰爭是侵略行徑,然而傳教士同樣也有睜開眼睛看世界的作用。世貿組織除了給國際貿易套上保險的作用,也不能說它沒有給中國帶來新的思想,或者帶來的都是陰謀與迫害。
實際上正相反,加入世貿組織給中國帶來的很多觀念,確實幫助中國商業適應了國際市場,事實上提高了中國國內市場的管理能力與生產水平。
九十年代到一零年以前,中國市場都有一種叫做“火一行死一行”的現象。但凡這個產品在市場火了,然后游資立刻沖進來把市場徹底做死。就像一群禿鷲一樣,吃著一個個別人創造出來行業的尸體。
這種現象的減少,固然是有網絡經濟興起、整個社會經濟模式發生大變革的背景。但中國加入世貿組織,因此帶來的市場觀念的變化也是不可忽視的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