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胡文海的信用大概比黃金萬兩還要值錢一些,但張銳民也不可能被他幾句話就說服點頭。
想要讓海爾跟上新科的戰車,雙方需要驗證和解決的問題還有很多。
不過情況畢竟還是不斷向著好的方向發展,經貿辦很快就拿出了一份調查數據,論證了一下目前國內市場上電冰箱采用氟利昂造成的能源和環境成本。
中國的電冰箱保有量到1991年,保守估計至少有五千萬臺,這個數字真的是有些嚇人了。要知道氟利昂這種制冷材料,且不提它對密封結構的腐蝕作用,單是完好密封狀態下也是有一個泄露系數的。
任何一個小的數字和小的比例,只要乘上五千萬這樣大的基數,立刻就可觀起來。
可巧的是,中青報近期正在做一個專題報道。是關于剛剛獲得了金雞獎的《臭氧層消失》這部電影。編輯不知道是從哪里得到了這樣一份調查數據,然后又在報紙上進行了一番科普。
“《大氣層消失》里所謂的氯化烴,實際毒性尚且不如氟利昂的百分之一!”
“十年之內,電冰箱將燒穿地球臭氧層!”
“馮小寧拍攝的不是科幻片,而是一部現實題材的災難片!”
《大氣層消失》這部片子的影響力還是不小的,由其馮小寧前年剛拍了《戰爭子午線》這部劇,成了不知道多少小朋友的童年陰影,相應的名氣和關注度都相當高。九十年代是馮小寧的高產時代,他的名字比兩千年以后的馮小剛可上檔次多了。
大氣層消失同樣也以好多小朋友的童年陰影著稱,毒氣導致大氣層消失,太陽的紫外線會殺死地球上所有的生命,這在電影里似乎只是一個劇情需要的背景設定。就連氯化烴這個名字,都沒有實際對應的化學物質。
然而很多人在看了這一期中青報之后,都是一臉震驚的意識到,這原來不是一個虛構的化學物質?而是這種劇毒物質……就藏在我們家的電冰箱里?
看過《大氣層消失》觀眾,對電影里的劇毒物質印象實在是太深刻了。它不僅能燒穿大氣層,而且還毒性非常大,更加是易燃易爆炸。男劫匪在毒氣下倒斃,女劫匪開著油罐車撞擊引發的大火,還有最后那條叼著火把的狼狗自我犧牲的大無畏精神……
馮小寧拍的這部《大氣層消失》真的是部很能打動人的片子,但如果說片子里這種劇毒物質是真有現實基礎的,那它有多打動人,現在就有多瘆人了。
讀者或許對氟利昂的具體化學性質并不了解,但并不影響他們把《大氣層消失》里的這種劇毒物質就當成是氟利昂去理解。于是在這篇文章的讀者心中,氟利昂=劇毒化學物質=燒穿大氣層=人吸入會死=遇到明火會爆炸,這樣的等式雖然不是事實,但卻在人們的心中扎下了深刻的烙印。
至于說在文章里作者進行的計算,其實也不是那么嚴謹。五千萬臺電冰箱的氟利昂泄露確實非常可觀,不過那是十年的總泄露量集中到一起,然后按照大氣層中臭氧含量的一個固定值進行模擬才得出的結論——實際上,臭氧層自己也不是沒有恢復的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