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0zw,最快更新帝國玩具最新章節!
和97年的那次不同,香江金融在93年的盤口要小的多,本身的實力底蘊也有很大的不足。
然而另一方面,相較于亞洲金融危機索羅斯帶領國際游資的組織性,93年的電子金融風暴則具有更加嚴密的計劃和協調能力。
說到底對于香江本地的港府來說,或許從資本活力、金融能力、國際影響力、全球化程度等諸多方面,香江確實算得上是一個國際大都市。
這往往給港督等高層造成了一種錯覺,在國際這個舞臺上,也許香江已經可以做一個玩家,而不是一枚棋子了?
反應到現實狀態上,港府確實可以對自己這一畝三分地上做到說一不二。香江晶圓廠背后是誰重要嗎?新科集團、胡文海在香江有什么影響力?在政商經媒等領域有什么代言人嗎?有什么基本盤?有什么現實實力?
如果略作盤點,就會發現讓人驚訝的這樣一個事實——新科在香江,并沒有想象中跨國公司那種巨大的影響力,相反其在香江的存在感其實非常薄弱。
這種薄弱程度,甚至到了在香江竟然找不出一個新科完全的代言人。最接近的張仲謀作為香江晶圓廠的總經理,或許有新科支持的因素,但他本人的利益其實與晶圓廠是更加一致的。
至于說在政府高層、商業界和金融業以及媒體等領域,那就更沒有人身上貼著新科標簽了。
然而另一方面來說,香江晶圓廠這塊蛋糕又太大、太美味,英國人不可能允許這樣先進、而且擁有極大盈利價值的企業,97年一到就拱手送人。
何況香江經濟走向就如同兩軍對壘,香江晶圓廠就是金融化、地產化面對的最嚴重的威脅。如果在自家地盤上都不能斬將拔旗,那最后所謂收割香江經濟紅利也就成了一句空話。
這里面的邏輯是顯而易見的,香江晶圓廠就是一根定海神針,半導體產業是技術和資本密集型產業,然而容易被人忽略的是它同樣也是能源與人力密集型產業!
為了向全球供應igct等集成電路產品,以及以香江晶圓廠為中心發展起來的周邊企業,香江形成了一個巨大的實業就業群體。僅只香江晶圓廠就有在職職工兩萬五千人以上,如果考慮到香江關聯企業的職工數量,這個數字很可能超過十萬人。
在香江六百多萬的人口中,十萬或許不是一個很大的數字。但是這十萬人生產的產品出口形成的經濟規模,卻足以輻射至少上百萬人的生活——半導體產業是高科技行業,職工拿的是高薪。
不要以為晶圓廠需要的只是理工科人才,實際上fab就是一個人才黑洞。不論是文科、理科都能在晶圓廠找到合適的工作。從hr、法務、文秘、財會、進出口和采購,到公關、影視、美術設計和環境藝術,甚至以香江晶圓廠的規模都養的起一個廠區醫院,外科醫生都能在fab找到一個很舒服的職位。
人力被大量實業崗位占據,聯系匯率又要求港幣緊盯美元,美元從1992年起即將開始持續十年的升值長跑,港幣匯率也就需要同步上漲,由此造成了香江人力資源成本的迅速上升,對第三產業來說這可不是利好信號,對整個社會氣氛更不是一個“好的”示范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