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實體經濟中獲得超額利潤的社會,必然會傾向于保守主義。
這是人力和社會氛圍方面的影響,再來說現實的經濟政策干擾。因為igct的業績持續增長,香江晶圓廠每年都要投入十億美元以上的資本,用于對生產線的改造和擴充,這就對香江資本形成了一個蓄水池作用。
這么大體量的一個蓄水池存在,港督政府想操作香江經濟,那就好像一個十歲的小胖墩想輪大錘砸墻。不等賺到一個八十,就得把腰給閃折了不可。
不僅是流入香江的國際資本親睞于半導體產業,本地資本同樣熱衷于投資香江晶圓廠的關聯企業。一條半導體產業的產業鏈上下游有多長?從設計到封裝,從單晶硅到光刻膠,pcb板和電阻、電容,哪怕以香江的用地成本也能找到不少有利可圖的項目。
英國人想收割香江,就要求香江必須是一個輕資產社會,否則資本都沉淀下去了他們要怎么帶走?不把資本都集中在金融和地產等行業,英國人等著97以后送給中國一個大禮包嗎?
伊麗莎白的全名又不是約瑟夫.維薩里奧諾維奇.斯大林!
這種種因素之下,才導致了港府最終決定要向香江晶圓廠動手。
當然,他們并不知道,此時他們以為應該會站在他們身后的國際半導體巨頭們,實際上正處于焦頭爛額的狀態。
igbt的技術突破并不能完全實現保密,想要拿到國際專利就必須向國際社會公開自己的技術詳情。而我們知道,igbt是在1996年實現了技術突破,完成了產業化的最后一步。
如今這個世界,各國對igbt的研發投入只會更大。新科能夠在1993年拿下igbt的技術,本身已經是竭盡全力,根本不敢搞什么技術冷藏,一不小心玩砸了算誰的?
所以新科科學院方面的技術一成熟,立刻就在世界范圍內進行了專利注冊。
自然也就不可避免的,被國際半導體巨頭們注意到了這個情況。而一旦了解到新科的igbt技術指標,功率半導體行業當然就又是一場地震。
只不過基于種種考慮,這個消息被封鎖到了一個相對小的范圍內。igbt導致的功率半導體產業洗牌是各大半導體巨頭們不愿意看到的,如果能在igbt進入市場之前形成一個產業聯盟,才能比較好的維護這些既得利益者的產業地位。
于是后面情況的發展,想來就讓很多93世界金融風暴的研究者們不得不唏噓一聲:“真的是不作不死啊!”
就在各大半導體巨頭們和新科閉門開會的檔口上,港督政府悍然的對香江晶圓廠下手了。
說實話,很多后來靠著這個題材混飯吃的八卦寫手,都在自己的著作中憑借臆想,描繪過在閉門會議中得知這一消息的時候,各大半導體巨頭董事長、總裁、總經理們的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