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舌婦人告訴祝母,就在隔壁的縣城,有個員外家里,養了一只狗,這只狗很是靈性,非常討人喜歡,員外也很喜歡它,有了什么好吃的,都會毫不吝嗇的給狗吃。
后來,員外家要蓋房子,高價從外地請了一名工匠,因為聽說過如果主人招待不周的話,有些匠人會做手腳,于是,工匠來了以后,員外也是每日好酒好菜的供著。
這讓工匠很滿意,對員外的要求也是盡心盡力,兩人不自覺的還成為了朋友。可過了一段時間以后,工匠發現員外家提供的食物少了很多,吃都吃不飽。于是,某次和員外說話的時候,工匠就隱諱地提起這件事情。
但讓工匠意外的是,員外和他主動說起了每天提供哪些吃食,對食物少了事情根本就不知情,這讓工匠很是納悶。
于是,第二天,工匠就早早收了工,偷偷藏了起來。確實和員外說的那樣,下人把食盒提到工匠用餐的地方后,把飯菜拿出來一一擺在桌上,數量、式樣和員外說的一樣。
但是,等下人離開后沒多久,員外家的狗就推門進來了,跳上椅子,人模人樣地坐在椅子上,俯下身子,用兩只前爪扒弄著飯菜,熟練的吃起來了。如果撇開狗的耳朵的話,不細看,倒還真像個人在吃飯。
這下,可把工匠給嚇壞了。后來,工匠偷偷告訴了員外,一開始,員外并不相信,但等他和工匠一起躲起來看時,也被自己養的狗給嚇著了。
長舌婦人講的故事讓祝母猛地一激靈。蓬瀛仙子全身黑衣,還有七八個童仆也是一身素黑,吃的食物還有點潲水味。自己家養的黑母豬前些日子生了七八個豬仔,也是一身黑。
想到這,祝母和長舌婦人分開了,快步走回了家里,瞪著自家的豬圈,越想越覺得這東西和兒子講的全部都對得上。
于是,祝母就找來屠夫,準備把黑母豬和豬仔全部處理掉。
當天夜里,蓬瀛仙子又來到了祝某的房間,一番溫存之后哭著和祝某說,公子啊,我們倆的緣分盡了,父母不同意我們之間的事情,你要多保重,以后再也不要想我了。然后就悲傷的走了,搞得祝某也是心痛不已,肝腸寸斷。
說來也奇怪,第二天在豬圈里的豬被屠夫拖走以后,到了晚上,還果真像頭天晚上蓬瀛仙子告訴他的那樣,不管他怎么祈禱,蓬瀛仙子始終沒有降身在他面前,而且,在這之后,蓬瀛仙子的蹤跡也似乎一下子絕了。
至于祝家,后來,是不是又養了豬,或者是沒有養豬,就無人知曉了。但是,按照祝母的做派,估計不再養豬的可能性更大一些,或者,是帶著祝某遷居的他地,或者是祝某考上了功名,帶著母親遷居到了別的地方,也都有可能。
畢竟,這件事的發生,在祝母和祝某的心里,肯定都有著不一樣的想法。
所以,求神拜佛,還是不能太隨意的。像祝某祈禱來的蓬瀛仙子,還不是算太折騰的,祝家也及時止損了。
前些年網上有個流行的段子,說是某人到寺里去拜佛,結果發現佛也在拜佛,于是,某人便問是怎么回事,佛瞥了他一眼,說,求人不如求己。</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