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對肥胖的人有多種雅稱,《黃帝內經》把長得圓乎乎的,渾身上下都是肉,雅稱“肉人”,體型也概括為“上下容大”。
高二醉酒擁肉人的故事,發生在兩百多年前的京城。
據說,那個時候,九門提督為了便于京師社會秩序的治理,從各衙門辦事的差役工作中受到的啟發,組建了一支專門的城管隊伍,兼代著聯防巡邏的職責。
同時,對京師進行了網格化管理,將京師分成了無數個網格,按早晚兩班的原則,把城管隊伍里的每一個人都放到了具體的網格,責任到人,管理到人。
那個時候,能在京師里當上一名網格員,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本來百姓就畏官如虎,即便城管是臨時工,但好歹身上也有著件官府下發的虎皮,在老百姓中間可以耀武揚威的狠。
話說高二想辦法當上城管后,在他負責的那一片可是春風得很。不過,除了偶爾到小商小販攤子上拿幾個蘋果抬幾個炊餅以以外,高二也不是那種作孽的人。相反,身上還有著幾分正氣,遇到賊人等不法之徒,高二每次都是沖在最前面,一來二去之后,網格里的鄰里街坊對高二評價還不錯。
在高二負責的這一片,高二屬于晚班序列的人員。天黑后聽著更夫的打更聲,在大街小巷里轉上幾遍。
城管隊伍最開始運行的時候,高二手上拎的是衙門統一配發的制式裝備,白晝晚間巡邏都是三五個人以上,排成整齊的隊伍走街竄巷,效果還不錯,有點威懾力。
但是某次巡邏中,不知道從哪里流竄到高二轄區的一位賊人仗著身強力壯,與高二他們幾個斗了起來。高二發現自己手上的家伙不趁手,等逮住這個賊人以后,高二就尋思著將自己的梢棒進行改裝。
不知道高二是不是受了和尚們手上提的禪杖的啟發,他把自己的梢棒上加了一個半圓形的木鉤,整個造型就有點像后世的保安用的防爆叉。可別說高二的改裝,還真有些效果,在后來碰到的幾次糾紛中,街坊們都說,高二一出手,便知有沒有。
城管隊運行得有大半年時間以后,還別說,京師的社會治安確實好了很多。為此,九門提督還專門邀請了一批高官,對城管隊進行了檢閱。
不過,檢閱的時候,眾位高官看著下頭黑壓壓的一批城管,結果組隊亮相時,一片齊刷刷的梢棒里突兀的冒著一個防爆叉,猶如鶴立雞群一般打眼的狠。
主管城管隊伍的領導就有點坐不住了,一級一級追下來,追到高二這里。可不管上頭怎么說,哪怕是打板子,高二都振振有詞,俺可是憑著這鉤子才拿住了那些賊人的,縱然是挨板子,也不愿拆掉自己加裝的木鉤。
于是,不管是同行的隊伍,還是鄰里街坊,都知道城管中唯一一個扛著防爆叉的人,就是高二哥。時間長了之后,大伙兒把高二哥笑成了高二鉤,意思是說只要看到鉤子,就知道高二人在哪里。但高二卻不管不顧,依然我行我素。
雖說京師的人龍蛇混雜,但后來老百姓還是都習慣了城管的存在。高二所在的轄區,在屢屢逮住幾個賊人之后,偷奸犯科的人基本上都不往這邊來了,原因也很簡單,高二和隊員們對賊人下得起狠手。
有著高二他們的網格,基本上都成了路不拾遺的狀態。見到這番情形,高二他們這支城管小隊,也就打起了偷奸耍滑的主意,白天,怕有人監督檢查,起底保證兩個人一班,到了晚間,就一個人輪值一夜,大家也就都樂得輕松。
這樣一來,對高二他們來說,空閑的時間就更多了。日子怎么打發呢,就相互擺一些龍門陣,把你曉得的故事講出來,把我知道的故事講出來。
可誰都不知道,看著這高二氣勢洶洶的,其實膽子并不大,在聽多了鬼故事之后,原本不沾酒的高二居然學會了喝酒。值夜班的時候,從辦公室出發上街之前,高二總是要喝上一兩杯才肯動身。也不知道他是不是把許方挑酒打鬼的故事牢牢記在了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