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岳飛,在國人的印象里,第一印象就是岳母刺字和精忠報國。
可惜的是,當現代有人讀到“怒發沖冠,憑欄處,瀟瀟雨歇。抬眼望,仰天長嘯,壯懷激烈”時,竟情不自禁的問,岳飛是誰?能不能為我寫一首歌?
初不初聽到這個故事時,很多人以為能人挖苦娛樂圈的段子,結果在網上一搜索,還煞有其事,不禁讓人皺眉。
與之相類似的,還有一些拿著高工資的高知,一邊吃著漢人的糧食口口聲聲地說自己是華人,卻又一邊否定張純如先生的《南京浩劫》,更讓人恨不得將這些所謂的高知除之而后快。
當然,這是提起岳飛時想到的一些題外話。
在國人的印象里,除卻《滿江紅》和“莫須有”之外,刻在大家腦海里的當屬如來佛祖頭頂上的那只護法神袛大鵬金翅明王。因為在《說岳》里,岳飛的出現,是因為佛祖說法的時候,星官女士蝠放屁驚擾了課堂,被大鵬金翅明王一嘴啄死,而佛祖早已看透了背后的因果,于是,便讓大鵬金翅明王前往湯陰岳家臨凡轉世為岳飛。
即便在正史里,也引用了這樣的說法:“飛生時,有大禽若鵠,飛鳴室上,因以為名。”說是岳飛出生的當天,有一只像鵠的大鳥在岳家房頂上飛鳴,岳飛的父親岳和見到了這只鳥,于是就把兒子取名為飛,表字鵬舉。
這個時候,人們還只是將岳飛和鵠聯系起來,但也因為這層關系,在后來的演義小說中,索性將岳飛說成了金翅大鵬轉世。看過老吳西游記的人都知道,金翅大鵬明王雖說是如來的護法神袛,但它的地位并不低,按如來自己的說法,都要喊它一聲舅舅。
也可以說,在某種程度上,岳飛是金翅大鵬轉世的說法,是從《宋史》修訂之后開始。但是,在《宋史》修訂之前,人們的說法并不是如此,同為宋人的洪邁就曾在自己的著作里提了一種說法——岳飛是斗星臨凡在人間。
為啥說是斗星呢。因為《春秋說題辭》有這么一句:“斗星,時散精為彘,四月生,應天理”。在古人眼中,北斗作為極星,是天神太一所居之地,也是水和豕所之所在,于是,古人常以豬來比附于北斗。
因為有洪老先生的珠玉在前,再綜合一下揣測的想法,或許,演義里的岳飛掩蓋了一些真實的景象,譬如岳飛的出身,當然,這種揣測或許有些姑妄言之,但并不是對岳飛本人和他留給后人形象的曲解。
岳飛出生在相州湯陰,雖然史稱岳和一生務農,但從他為新生兒所取之名、字的內涵來看,岳和應該也是一位能斷文識字之人。再結合《宋史》中記載的有關岳飛出生的事情,當時的岳家,至少是個地主以上的家庭。
原因很簡單,就從他的父親給他取的表字就可以看得出來,鵬舉鵬舉,鵬這個東西,誰也沒有親眼見過,倒是莊子曾經說過“北冥有魚,其名為鯤。鯤之大,不知其幾千里也;化而為鳥,其名為鵬。鵬之背,不知其幾千里也;怒而飛,其翼若垂天之云。”單從這句話,也就知道岳和不是一般人。
而且在古代,還有一種說法就是“窮讀書富學武”,不管是《宋史》還是《說岳》里,教授武藝的還是大名鼎鼎的周侗,這個周侗也不是一般人,傳說中他的弟子也有幾位在當時都是響當當的人物,而且周侗自身的地位,在江湖中也很高,普通的人家,哪請得起這么一位大神在家里供奉呢。
少負氣節,沈厚寡言,家貧力學,尤好左氏春秋、孫吳兵法。生有神力,未冠,挽弓三百斤,弩八石。學射於周同,盡其術,能左右射。
當然,這是題外話了。洪老先生說,岳飛早年未發跡的時候,其實也混得不怎么樣,雖然他熟悉左氏春秋和孫吳兵法,也拉得開三百斤的硬弓和八石的弩,武力值超越常人。
不過,從他后來能組建岳家軍來看,岳鵬舉還是相當有本事的,能夠團結一幫子人,但是呢,估計岳飛學會拳腳之后一開始的表現也不怎么樣,可能和岳老爺子最初的期望值還是有點差距。
而且,岳飛正式投軍之前,是在相州當一名市場巡邏員。可別小看這個市場巡邏員,先不說這個職務是岳飛自己掙來的,還是岳老爺子發了力。
在當時,市場巡邏員也是有正式編制的,雖然品級不高,但也有朝廷發給的秩祿。而且管的事情也比較多,也會與形形色色的人打交道,掌管巡察緝捕之事。這對岳飛來說,當然是件好事。不然,在演義小說,整個宋代,就不會只有楊家將和岳家軍的故事流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