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不知是華隆跑動的時候踩中了它,還是因為一人一狗的跑動引起了的“打草驚蛇”,這條蛇竄出來以后,順著華隆的腳就纏住了華隆的身子。
按照后世對蛇類的觀察和認知,能夠采用絞殺方式纏在獵物身上捕殺獵物的蛇類起碼在兩米以上,而且很快就能讓獵物窒息、循環停止,脊柱脫位和出現紅視效應。現代拍攝的類似《狂蟒之災》的影片中很多都展示過蛇類絞殺獵物的威力。
所以,對華隆來說,很不幸的就是他被這條大蛇用軀體纏住了身體;但從另一個角度來說,華隆又很幸運,因為他被大蛇纏住的時候“的尾”趕到了。
而且,面對纏住華隆過去的大蛇,“的尾”并未表現出絲毫的畏懼,而是張開嘴巴豎起爪子就沖上去和大蛇搏斗,幾下就把大蛇咬死在地。
雖說大蛇被“的尾”咬死了,但華隆先前早已經被大蛇的纏繞和氣味弄昏過去了。死去的蛇還牢牢纏在華隆的身上沒掉下來。
“的尾”繞著華隆連叫直叫,可華隆沒有任何的反應。
于是,“的尾”一扭頭往家里跑去。在見到家里人以后,汪汪地叫了幾聲又往華隆這邊跑。
可是,家里人沒有弄懂“的尾”的意思,直到見到“的尾”從院外到屋里再從屋里到院外這樣邊跑邊叫來回幾次以后。
家里人覺得奇怪了,又沒見華隆跟著狗。于是,便隨著“的尾”的行動來到了江邊。
在江邊,家里人看到被死蛇纏住的華隆,也是嚇了一跳。趕緊扯開死蛇,雖然聽得出華隆氣若游絲,但摸摸華隆的身子還是暖和的。趕緊從江邊的人家里借了塊門板把華隆抬回了家。
這時,在家里人的眼里,“的尾”的表現又不一樣了,只見“的尾”低著腦袋緊緊地跟在華隆身邊,像是做錯了事的孩童一般。
到了家里,家里人把華隆抬進房里,“的尾”坐在房門口,不時地站起身往屋里打量著。
等到了第三天,華隆終于醒過來了。家里人告訴了他被大蛇纏住以后的事,當華隆聽說自家人將他抬進房里后,“的尾”就一直不吃不喝地守在門口時。
華隆下蠻從床上爬了起來,在家人的攙扶下來到了門口,一人一狗隔著門檻相望,都看得出對方的眼里滿是喜悅。
打這以后,在華隆的眼里,“的尾”不光是一條善于打獵的獵犬,更等同像家里人一樣,即便是華家的其他,也將“的尾”視作了家人的一份子。
狹路相逢勇者勝。即便是犬,面對危險,"的尾"并沒有退縮,最終成功地殺死了大蛇,還引來家人救華隆。現實的生活中,面對困難時,是當“的尾”,還是當“范跑跑”,值得思考。</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