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年間,在雷州城西南五里的白皖村,有一個姓陳的人,叫陳鉷,一直以打獵為生。
一開始,陳鉷是住在村子里的,和村子里的人相處也比較融洽,時不時從山里帶回些野物,大家一起打打牙祭,講些閑話,日子過得倒還不錯。
后來,某次,陳鉷從山里回來的時候,撿到了一只小狗,就把它帶回了村子里。
為這事,陳鉷沒少被村里的人說,原因也很簡單,這只小狗與大家平日里看到的狗不一樣,它的腦袋上竟然長著九只耳朵。
村里人都認為這不吉利,是妖孽所為,紛紛勸陳鉷把這狗處理了,或者是丟棄了。
但陳鉷卻不以為意,按他的說話,上天有好生之德,這么一條好狗,如果僅僅只是因為長了耳朵,就認為它是不祥之物。
而且,陳鉷還拿出了簡雍勸諫的事對懟村里的人。說是劉備定蜀以后,某年天旱,農人收成不好,于是,劉備就下了一道命令,禁止喝酒和釀酒,釀酒的人一經發現就會判刑。
在這條詔令頒布以后,某戶人家因有釀酒的器具,被人舉報到縣衙,衙門的官員準備把這個藏有釀酒器具的人和釀酒的人一同治罪。
簡雍聽到這件事以后,借著陪劉備出門的機會,隨意指著路上的某個男子對劉備說,這個人要準備淫亂,請劉備派人把他抓起來。
劉備聽到簡雍的話以后,就疑惑的問,你怎么知道他要淫亂呢。
簡雍回答說,因為這個人身上長著淫亂的器官啊,和那些家里藏著釀酒器具的人有什么不同呢?
聽了簡雍的話以后,劉備很快就免除了原來定下了想要釀酒的人的罪行。
因為狗長有九只耳朵,陳鉷也索性就直接叫它九耳。從把它撿回來的那天起,陳鉷就把它當趕山狗馴練著。稍微大了一點之后,更是直接帶著九耳進山實戰了好幾回。
這九耳也其實不負陳鉷的期望,碰上獵物的時候是奮勇爭先,把村子里的其他獵狗都給比了下去。
而且,隨著九耳跟著進山打獵的時間長了,陳鉷還慢慢的看出了一個規律。出門的時候,只要九耳的耳朵在動,那么進山絕對不會空手而歸。
打個比方說,陳鉷領著九耳出門的時候,如果看見九耳有一只耳朵在動,那么今天至少弄得到一只獵物,如果是兩只耳朵在動,那起底也是兩只。
但如果出門的時候,九耳的耳朵晃都沒有晃一下,哪怕是腳都跑得要斷了,連根麻雀毛都看不到。
所以,每次進山前,碰到村里人的時候,村里人都會笑著問陳鉷,今天九耳的耳朵動了沒有?
某天,陳鉷照例準備領著九耳出門進山,還沒出門,就看見九耳的九只耳朵都在動,不由地大喜,扯了點干糧就出了門。
在進山的路上,碰見陳鉷的村里人看著陳鉷笑嘻嘻的,與往日大不一樣,于是紛紛打探消息。等陳鉷把事情一說,這下,跟著陳鉷進山看熱鬧的可多了,都想近身看看陳鉷今天會有什么收獲。
因為有過來九耳的表現為證,陳鉷對村里人跟著進山也不排斥。況且,大家在山上都是一把好手,打到了獵物,也有人幫忙抬回家。
哪知道一行人跟著陳鉷出發,連續翻了好幾個山頭,腳都走軟了,又累又渴,卻連個野物的影子都沒看到。
于是,在歇氣的時候,跟隨著陳鉷的眾人都紛紛打趣到,你不是說今天肯定會有大收獲嗎,莫不是九耳的耳朵都動和不動是一樣的啊。
說得陳鉷也是一陣陣心虛,咋今天,九耳的耳朵就不靈了。
正當陳鉷也在有些郁悶的時候,九耳卻從陳鉷的腳邊跑開了,直直地沖向了前面的一個山坳。沒一會兒,就從前面傳來了九耳的叫聲。
聽著九耳的吠叫,陳鉷感覺它是在叫自己趕緊過去。于是,來不及和眾人說什么,陳鉷拔腿就朝九耳叫的方向奔去。
看的眾人也是一驚,也就隨著陳鉷的腳步跟了上去。
等大伙兒都轉到了前頭,只見九耳趴在前面不遠的地方,兩只前腳伏在地方像是摁著什么東西一般,聽到了眾人的腳步聲以后。九耳回頭看了看眾人,叫的聲音更加急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