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的時候,渤海郡有一戶姓高的人家,家底十分豐厚,是當地有名的巨富。
高家的主人叫高嶷,并沒有因為家中殷實持強臨弱,反而經常性修橋補路扶貧救濟,很有上古的君子之風,是當地有名的善人。
渤海郡的人都很佩服他,因為他除了肯做善事以外,嚴守儒家的行為規范,把家里的子弟管教的也很好,可以說,像高家的這種條件,在那個時候,官二代富二代之類的紈绔子弟應當是有的,但實際上,連高家的下人在高嶷的影響下都謹守禮儀。
在高嶷過完五十歲壽辰不久,高嶷突然害病了,一病就是一個多月,前來探望慰問的人是絡繹不絕。
因為高嶷名聲在外,渤海郡的郡守在聽到高嶷患病的事以后,也專程帶著醫生和藥品到了高家探望。
但或許是因為桃子熟透了還是其他什么原因,就像古人常說的人到七十古來稀那樣,藥石用在高嶷的身上,沒有什么反應,高家延請來的名醫,對高嶷的病情也是束手無措,讓高家人熬藥給高嶷服用,更多的也只是盡人事知天命罷了。
這樣子拖了個把多月,該來探望高嶷的高家的親眷都來了。某天下午,高嶷的妻子和子女正守著高嶷服藥,可高嶷突然閉上眼睛死去了。
眼睜睜地看著親人離別,高家上下頓時悲傷不已。高家子弟強忍著悲痛將事先準備好的白幡掛了起來,不一會兒,高家的府邸就是一片縞素。
到了晚間,當幫忙的人準備將高嶷的尸身移到廳堂的棺材里時,高嶷的妻子阻止了大家的舉動,說高嶷雖然死了,但他的胸口并沒有冷,還是溫熱的狀態。
高嶷的子女們聽母親這么一說,也用手試探了一下,確實是母親說的那樣,便讓高嶷停尸在床。
因為大家都知道扁鵲游歷列國的時候,曾經救過假死的虢國太子。再說,自己的父親素來與人為善,教導有方,家里人也不希望高嶷就這么走了。
于是,在高氏的堅持下,高家人沒有立即將高嶷的尸身放進棺材里,但該做的事卻沒有因為母親的堅持而停下來,該去親友家報喪的也安排人去了,整個喪禮的事務都安排的有條不紊。
比較起來,高氏的年紀也算長了,而且自己和高嶷是結發夫妻,看著子女們安排丈夫的身后事,盡管用手摸著丈夫的胸口還是熱的,但高氏卻愈發悲傷了。于是,不管子女們怎么勸說,高氏落著淚守著高嶷的身邊,一直不肯離開。
但終究是因為上了年紀,加上悲傷,在守著高嶷一整晚之后,到了第二天上午,高氏還是熬不住在高嶷身邊迷迷糊糊地打起了瞌睡。
大約到了中午的時候,高氏迷迷糊糊地聽見有人在叫自己的小名,說會帶著她出門逛逛街購購物。
起初,高氏還以為自己是在做夢,但猛然一驚醒睜開眼之后,發現的確實是自己的丈夫睜著眼睛笑吟吟地看著自己。
高氏狠狠地掐了自己一把,確定自己不是在做夢。這時,高家的子女和已經到高家吊唁的親友也圍了上來。
一看高嶷好端端的又活過來了,大家忙不迭地拆除了廳堂里的布置,七手八腳安排人去追前往親友家報喪的人。
高嶷看著家里亂糟糟的樣子,再看著妻子哭紅了眼睛,哪里不知道是怎么回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