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連同寺里的僧人,大伙兒都拿著棍棒敲鑼打鼓的去驅趕這條死野雞變化成的蛇。
在人們的追趕下,這蛇驚慌的游進了后山的一處溪溝,一頭扎進了溪溝邊一個和它身形差不多大小的洞穴里。
這蛇鉆進洞穴以后,從那個洞穴里涌出了老大的一股泉水。看到這種情形,驅趕這蛇的人群慢慢離開了。
畢竟,那洞穴的大小剛剛容得下蛇的身子進去,誰也不知道里面是個什么情況,把手貿然伸進去抓蛇的話,萬一被這條野雞變成的蛇咬了一口,那可就糟了。
再說,誰也不知道這條由死野雞變成的蛇會不會有毒。
蛇鉆進洞穴的第二年,有人從這里路過的時候,發現那個洞穴的洞口慢慢變大了。如果說,當初那蛇鉆進去的時候,洞口只有雞蛋大小,才過了一年時間,那洞口竟然有茶杯大小了。
而且,這洞穴的洞口一年比一年大,去后山的人,都懷疑會有怪事發生,輕易也不敢去后山。
據山下的人的說,某次,有人從后山的那個溪溝路過的時候,看見路邊上的草被壓得兩邊分,痕跡很是明顯,他麻起膽子往前走了一段,當初蛇鉆進出的那個洞穴,洞口差不多有孩童的個頭大小。
寺里有幾個膽大的僧人聽說后,不相信那人的話,幾個人邀著去了后山,確實,那個洞口,大人貓著腰都可以走進去。
而且,他們在去的路上,還隱約地看著有一條大蛇在草叢里游動,速度極快,給他們幾個也是嚇了直念《金剛經》。
二十年前,某天早上,突然雷聲大作,狂風暴雨,下了整整一個上午。到中午的時候,一股洪水從后山沖出來,直直地沖進了寺門口的大江。
當時,寺里的僧人都看見洪水中有一條房梁那么粗的大蛇順著洪水沖進了江里,那蛇被沖進江里以后,掙扎著往岸邊游,岸邊系的漁船,都因為這條大蛇的游動被水打翻了。
不過,那時候雨很大,那蛇連續幾次都沒有游上岸,就不知道游到哪里去了。
雨停水消之后,寺的僧人去了后山,當初死野雞變化成蛇之后鉆進去的那個洞穴,因為那場暴雨和洪水,早已經沒了痕跡。
《太平廣記》說:晉中朝武庫內,忽有雉,時人或謂為怪。張司空云:“此蛇所化耳。”即使搜庫中,果得蛇蛻。
這樣看來,洪老爺子聽到了野雞死后變化為蛇的故事,倒和張華所說的“此蛇所化耳”有點對應。
蛇大成蟒、蟒大成蚺、蚺大成蛟、蛟大成龍。按照國人的傳說,這死去的野雞變化成蛇以后,歷經幾十年,借雷雨游于大江,然后消失不見,既未成蛟,也未成龍,看來還是修煉不夠啊。
興許,洪老爺子講述的這個故事,只是當時人們對泥馬渡江之后的局勢發表的感嘆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