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江西撫州的金谿縣,有一座叫做項山的山峰,緊鄰著江邊,景色很是優美,自然也就沒有逃脫天下名山僧占多的魔咒。何況在江南,本來有著“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煙雨中”的說法。
寺以山而名,叫做項山寺。洪老爺子在江南逛的時候,曾到過項山寺。項山寺外雉化蛇的故事,就是寺里的僧人講給洪老爺子的。
僧人說,六十年前,那個時候,泥馬還未成渡江。寺里的僧人和山下的居民在后山發現了一只野雞。
這只野雞的個頭很大,要是拿尋常的野雞和它放在一塊的話,差不多就是姚明那個身高和幼兒園的小朋友站在一起。
拿西游里的師兄弟對比的話,“毛臉雷公嘴,身高不足四尺”,用現代的長度衡量大約就是一米三五左右;沙師弟“法名悟凈和尚,他生得身長丈二”,換算過來至少有三米八。
而且,這只野雞的膽子也很大,即便人們上山砍柴或是放牛的時候,在路上和人搞個大碰頭,這只野雞也是悠然地踱著步。像那種尋常野雞看見人之后一驚一乍、展翅飛奔的現象,在這只野雞身上根本不會發生。
這只野雞在后山出現過之后,往來后山的人基本上都碰見過它,就連寺中的僧人,也撞見過好幾回。
于是,大家就懷疑這只野雞有神通,出現在項山肯定有它的道理。相互警告相互約束不要打它的主意,免得給自己或大家帶來災禍。
但是,隨著它出沒的時間長了之后,去后山砍柴放牛的牛就慢慢總結了一個事,這只野雞有時候好像是故意在人前晃蕩,仿佛知道人們不敢動它似的。
于是,有些到后山砍柴的砍柴人或者是守牛人,包括金谿城里好田獵的少年人,也就動了打它主意的心思。畢竟,一坨肉在眼前時不時的晃來晃去,說不動心,那肯定是假的。
但是說來也怪,這只野雞好像修成了佛家的他心通似的。在后山,這只野雞一旦碰上了那些想打它主意的人,它立馬翅膀一拍,展翅高飛了,根本就不給這些人一點出手的機會。
慢慢地,在金谿縣,人們都知道了這只神異野雞的存在。到項山寺來的香客也越發多了,他們在寺里上了一炷香以后,還會專程去跑到后山看看這只野雞。項山寺的后山,也成了香客們的打卡地。
大約是二十多年前的某天,一個去后山放牛的孩童發現這只野雞倒在草叢里。等他走近了看時,這只野雞的腳伸得直直地,不知道已死去多長時間了。
但是,放牛的孩童也沒敢把這只死野雞撿起來弄成吃食,反而遠遠的跑開了。
第二天,一群看鬧熱的人跟著放牛的孩童來到野雞死的地方看熱鬧,看到這只死野雞以后都嚇得倉皇而逃。那只死去的野雞,雞腦袋居然變成了蛇的腦袋,雖說兩只眼睛還沒有睜開,但委實嚇人。
項山寺后山的野雞死后變化成蛇了,這肯定是天大的新聞啊。聽聞了這件事的人都愈發好奇。于是,隔三差五地就有人跑到后山去看這只能變成蛇的死野雞。
寺里的僧人,有好事者也去看過。沒過多長時間,那只死去的野雞居然化成了一條完整的蛇。
這下,人們有些怕了。以前就覺得這只野雞有問題,現在,它死去之后還變成了一條蛇,萬一哪天把到后山的人咬著了怎么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