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著某甲一鞭子一鞭子的抽打小孩,母猴突然拿起手抽著自己的耳光,然后又向某甲作揖,重復著這個動作,像是在求某甲放過自己的孩子一般,只是不會說話而已。
可某甲這個時候火氣已完全上來了,想著自己想學捕猴的本領被鄉人甚至親眷挖苦譏笑,自己在山里鉆了一個多月好像是專門給這對母子喂食一樣,根本就沒有顧忌到母猴的動作,也沒打算放了小猴子。
看著自己鞭打小猴子,母猴仍不肯離去,某甲的鞭子揮得更急了,結果硬生生地將小猴子打死在樹上。
都說母子連心,看著自己的孩子被活生生地打死在自己的面前,母猴悲哭了一聲,從院頭上跳了下來,落在小猴子的面前,在地上彈了一下不動了。
母猴跳過來的時候可是給某甲嚇了一下好的,但等到某甲定睛看時,這母猴居然已經死了。
真是有點晦氣,某甲不禁往地上狠狠地吐了一口唾沫。不過,想著有人在收猴皮猴毛,某甲本著死了也不浪費的心理,找來刀具準備把兩只猴子剖開。
等拿來刀具以后,某甲發現被自己捆在樹上的那只小猴子皮毛已不成樣子。于是,某甲就沒有去管那只死去的小猴子了。轉身把死去的母猴提過來,吊在樹上,開始動手剝母猴的皮。
許是因為第一次操刀還是什么的,在劃開母猴肚皮的時候,某甲不小心劃破了母猴的肚皮,猴肚里的心肝脾肺臟嘩啦一下全部掉了出來,頓時嚇了某甲一大跳。
正當某甲罵罵咧咧的準備用腳踢開母猴的內臟時,某甲卻呆住了。母猴的腸子居然都短秤了一小節一小節的。
頓時,某甲不禁有些駭然。想了一下之后,他把母猴放了下來,將灑落在地上的臟器一點一點的塞回了母猴的肚子里,然后將母猴被剖開的肚子封上了,把兩只死去的猴子都放在捕猴的木桶里,走到山里埋了。
陶先生的故事說到這里以后就戛然而止了。但在這后面,陶先生添上了一句,在這事之后不久,某甲家竟然染上了瘟疫,不到半年時間,一家人全部死絕了。
這就讓人有些摸不著頭腦了,母猴死得肝腸寸斷,然后某甲全家因瘟疫死絕,這之間會有什么聯系呢?
或許,陶先生是想提醒世人凡事有因必有果吧,提醒世人做事必須留一線。就像后來人們提到的“第一勢不可使盡。第二福不可受盡。第三規矩不可行盡。第四好語不可說盡”一樣,面對自然,我們還是要有最起碼的敬畏。</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