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說過國民女性的男神豬八戒了,那就不得不提起他的大師兄。
在現代的結論里,大家一致認為大師兄是一個積極樂觀,勇敢無畏、不怕困難、敢于斗爭的人,是非觀念十分鮮明。
因為大師兄在西行的路上,只要聽說有妖,不管是否阻礙唐僧西行,都要堅決捉拿,而且還要捉之必盡,就是碰上最兇惡的妖精,遇到再大的困難,他也毫不退縮,并且還取得了最后的勝利。
在很長的一段時間里,人們一致認為三藏和尚才是西行路上的主角。哪怕吳老爺子用了不少章節專門去寫了大師兄的出身和經歷。
但是,如果真正把《西游記》翻過來翻過去地看吧,反而更覺得吳老爺子表達的是孫悟空的成長歷程——從棱角分明到泯滅眾生。
先說大師兄的出世,千里眼、順風耳是這樣稟告玉帝的:“山上有一仙石,石產一卵,見風化一石猴,在那里拜四方,眼運金光,射沖斗府。如今服餌水食,金光將潛息矣。”
玉帝聽了之后,來了句“下方之物,乃天地精華所生,不足為異。”根本就沒把大師兄放在心上。
但是,大師兄的想法可就沒玉帝那么簡單了。先是跳入瀑布泉中尋得“花果山福地、水簾洞洞天”,當起了千歲大王,分派了君臣佐使,朝游花果山,暮宿水簾洞,玩了幾百年。
然后想著“年老血衰,暗中有閻王老子管著”,動了“學一個不老長生,常躲過閻君之難。”的心思。
而且還說干就干,扎個木筏從東勝神洲飄到了南贍部洲,然后又漂洋過海到了西牛賀洲,千辛萬苦之后尋到了“靈臺方寸山,斜月三星洞”。
等好不容易拜倒菩提祖師門下,結果連續七年每天都是練習學言語禮貌、講經論道,習字焚香,功課之余還要掃地鋤園,養花修樹,尋柴燃火,挑水運漿。
直到“識得盤中暗謎”之后,菩提祖師才傳了他長生之妙道。真正學藝三年之后卻又因為在師兄面前賣弄功夫被菩提祖師趕出了山門。不過,就這短短的三年,大師兄便“修仙了道,與天齊壽,超升三界之外,跳出五行之中”。
回到花果山以后,大師兄重新整編了人馬,又到傲來國強取了許多刀槍劍戟,領著七十二洞妖王,把一座花果山造得似鐵桶金城。
然后自稱天生圣人,下東海,整了一身裝備,入幽冥,強銷了生死簿。
等龍宮和地府告到天庭,玉帝剛起了將大師兄捉拿歸案的念頭,卻又被太白金星勸諫的收仙之道占了上風。
不過,這個時候大師兄還是心胸浪漫,雖說被菩提祖師提點過,但是對人情世故還是沒有足夠的認識,一個不入流的“弼馬溫”便讓這個沒經歷過勾心斗角的猴子心花怒放。
等到那廝明白過來,心中自是不甘,不過,他沒想過自己接受“弼馬溫”這個職務后就有了編制。于是,大師兄就扯了個旗幟要做齊天大圣。
這就惹惱了上層,一個小小的妖仙,還真扯鼻子上臉。
掌管軍權的李天王就看不慣了,帶著十萬天兵就殺到了花果山,還沒等雙方戰上幾個回合。
玉帝的想法又變了:就給他個有職無權的位置算了,沒必要打打殺殺煞了風情。于是立馬又著李長庚為使者,再度將那廝招安,封為齊天大圣。
不過,估計編制還是“弼馬溫”那個編制,因為這個時候大師兄還不懂這些。有職無權,大師兄也就樂得輕松,朝游北海暮蒼梧,到處交朋結友。但快活日子沒過幾天,又被許旌陽指控其居心叵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