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說,身為崔家人的崔商,雖然主業是打理生意,但并不妨礙他讀書識字。在崔商的人生里,也同樣有著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的認知。
商船逆著長江水而上,行進的動力主要靠崖壁上的纖夫,走的很慢。如果要說速度的話,每天船行的速度和距離還不如在危險的山道上走。
但是,江水兩岸的景色卻填補了行船的枯燥。即便不是春夏時節的滿目蒼翠,但秋葉的色彩也萱姿奪目,而且,有的地方還有溪流和洞水的聲音從山上傳下來,讓人食指大動。。
不過,一連坐了幾天船以后,呆在船上的崔商覺得很悶。耳朵里聽到的,都是水聲,眼睛看到的,都是急水淺灘和兩岸的青山。用現代的話說,吃在船上宿在船上,連續坐了幾天船以后,崔商產生了視覺疲勞。
某天上午,坐在船頭的崔商看著江水兩岸景致,讓小廝把船家喚了過來,問問岸邊有什么故事,問問今天停歇的地方。
船家看了一下江岸,告訴崔商,到今天停歇的地方估計要上三四個時辰。地點也不是很遠,用手指了指前面的一處地方。至于兩岸的景致,船家卻是個大老粗,對崔商的問話搭不上來。
崔商不覺有些掃興,剛準備讓船家離開,但沿著船家剛才給自己指的方向看去,岸邊隱約有路的痕跡。再一問船家,船家說那是纖夫們拉纖的路線,路極窄不好走也很危險。
但崔商卻忽然動了興致,有了下船沿路步行的想法,反正時辰還早,又靠著江,走不動了的話就找個地方讓船家靠靠岸回到船上就是了。不然,真就像黑旋風說的那樣,天天吃著素菜,嘴巴都要淡出鳥來。
聽聞崔商還下船步行,船家一開始并不同意,好話歹話說了一大堆之后,見崔商依然堅持,船家也是沒奈何,讓艄公們找了個合適的地方靠了岸。眼見崔商和小廝即將下船,船家和艄公們都是千叮囑萬叮嚀,這可是崔家人,他們是萬萬得罪不起的。
崔商和小廝上了山路之后,商船轉了向繼續往上走。走在山路上的崔商卻有了“久在樊籠里,復得返自然”的興奮。
繞過兩個彎,沒看到商船之后,崔商也不管身后小廝的驚詫,仰天長嘯了幾聲,邊走邊吼起了自己聽來的纖夫號子。
但是上山容易下山難啊,崎嶇的山路有起有伏。為了穩妥起見,崔商還是讓小廝從路邊折了一根手腕大小的樹枝,當著拐杖,拄著它慢慢前行。
和船家討論了一番之后,讓船家把船找了一處合適的地方靠了岸,帶了個小廝下了船,準備步行到船家指點的地方再和眾人匯合。
等到再轉到臨江的山路,看著江水里自己乘著的商船已經遠遠落在自己的身后,崔商的興致愈發高了起來,大有高訴吟唱“孤帆遠影碧空盡”的豪爽。
不過,崔終究商是沒太經歷過底層生活的人,和小廝在山路上走了一兩個時辰以后,小廝身上背著的干糧和水早已被主仆二人消耗的干干凈凈。
等再轉過幾個彎以后,主仆二人氣吁吁地找了稍微平坦的地方坐下,看著頭上的日頭,盤算著還有多少路程。
這一歇,主仆二人也就愈發覺得勞累,肚子餓不說,嘴巴更是渴的要命。跟著崔商的小廝也是個機靈鬼,看到崔商疲憊的樣子,連連自責,說是自己沒有聽船家的話,攜帶充足的食物,連累了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