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都洛陽,崇讓里有一處宅院,院子很美,布置了假山流水,很有江南園林的風味。
據說,宅院原先的主人姓李,很有可能與皇族扯得上關系。但是,自從這處宅院置辦好等李家人全部搬進去之后不久,奇怪的事情發生了。
每每到了有星月的晚上,李家人在夜里總會聽見院子里有哀嘯的聲音。等召集仆役們四處查看時,卻又找不到聲音的來源。
試想一下,即使是現代的公園,有著燈光作為布景。晚上,人們三三兩兩的在公園里的小徑散步的時候,突然在耳邊傳來鬼嚎般的哀嘯,看過來看過去,卻又看不到一個人影,只有這聲音時不時的在耳邊回響,估計也沒有幾個膽大能繼續前行的。
李家的幾位少年郎,在搬進新居之后,一開始是很開心,但是,在夜里幾次冷不丁遭遇這個哀嘯的聲音時,不說是被嚇得魂飛魄散,但是臉色蒼白失魂落魄是肯定的。
而且,在李家做客留宿的客人,也有遇到過夜晚聽到類似鬼哭的哀嘯。
慢慢的,李家的這處宅院,在洛陽,就傳出了風水不好的風聞。連得李家的家人,對自家的這處宅院,也頗有微詞。
但是,當時李家的家主卻沒有在意這些,因為,自家的這處宅院,除了在有星月的晚上會偶爾有哀嘯之外,其他奇異的事情并沒有出現過。
不過,在李家家主病重的時候,那個鬼嚎般的哀嘯聲出現的次數頻繁了一些,院里的仆役,有些獨自夜里在院里行走的時候,撞見過黑影,還被黑影襲擊過,雖沒有什么大礙,但也弄的李家人人心惶惶的。
后來,李家的家主死后。李家人就索性全部搬到了原來在陸渾置辦的別墅。至于這處宅院,門上掛了一把大鎖,連個守門的人都沒留下,更不用說打理了。
這一荒就是好些年,院子里的樹木也就愈發茂盛了。在崇讓里,因為李家空置的宅院,從院子里伸出的樹枝還給過路的行人帶來了許多陰涼。
熱天的時候,李家宅院附近的街坊鄰居,還會選擇在這些樹蔭下納涼。
開元年間,從吳越調來的一位姓王的官員,當時人們都稱他為王長史,具體叫什么名字不清楚。
據說,王長史原本是在長安任著集賢學士的清顯官職,素來剛正,因為詩酒傲王侯得罪了京城的權貴,讓人擺了一道,明升暗降地從京城弄到吳越當個地方大員。這回,是好不容易托了很多關系才回到洛陽。
都說人是在不斷的波折中成長。從吳越到洛陽后,王長史也斷了再回長安的念頭,打算就在洛陽終老。
于是,王長史就托人在洛陽到處尋訪了一下,看有沒有合適的房子。最后,看中了李家在崇讓里的這處宅院,而李家給出的價格,也恰好在王長史的心理范圍內。
在王長史繞著李家宅院觀察的時候,崇讓里的街坊也給王長史的下人說了這處宅院的風聞。
下人把自己聽聞的事情告訴王長史以后,王長史很不以為然,哪怕是親近的同僚很正色的和他說起這事,含蓄地提醒他。他卻朝著西邊一抱拳,雷霆雨露,都是圣眷,房子的風水很左右嗎,何況這還只是風聞。
等王家大院的門匾替換掉李府之后,王長史就舉家搬進了宅院。對院子里原來的布置,王長史也只是稍作清理,并沒有過多的修葺。
一來是這處宅院在荒蕪一段時間之后,許多花花草草自然生長,比人工打理的反而更加好看,二來雖然洛陽又成了東都,但是高宗和則天皇帝留下的那些痕跡還在,王長史囊中也有些吃緊,居也不容易。
好在喬遷也是人生一件大事,在舉家歡歡笑笑熱鬧一番之后,王長史算是在洛陽安居下來了。
正式搬進新居住上一段時間以后,王長史看中了自家院子大廳邊的西廂房,也對原來置辦這處宅院的李家家主欣賞不已。
西廂房的外面便是有著假山流水的小花園,很有點鬧中取靜的韻味。白天,住在西廂房看書的時候,耳邊會有潺潺的流水聲響,時不時還會有清脆的鳥鳴;到了晚上,燈光會透過窗桓的灑在外面的走廊上和院子里,時不時會傳來一陣花香。
這樣的景致,也甚得王長史的心意,于是,下班之后回到家里,王長史就經常一個人呆在那里,樂乎其中。
某個晚上,有點稀稀疏疏的月色,王長史坐在西廂房獨自看書,正讀得有味。突然,一陣鬼哭的哀嘯從院子里傳來,很是刺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