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宗皇帝趙昚當政的時候,一樁怪事從荊南道傳到了臨安。
在離荊南城東邊十五里的官道附近,先是有數以千萬的老鼠莫名其妙地出現在這一帶,把整個官道阻塞的嚴嚴實實。
這些老鼠,有黑色的,白色的,黃色的,青色的;但是形狀呢,卻又有長得像雞的,或者是長得像鳥的。
人從官道上經過的時候,這些老鼠也不知道避讓,被車馬踐踏踩死或者是被車輪碾死的,不知道有多少。
一直過了兩三個月之后,這些老鼠才消失不見,沒人知道它們去了哪里。
等這些老鼠消失不見之后,同樣是在這一帶,不知道從哪里來了一只猴子。
據目擊者說,這猴子個頭不大,僅僅有個兩尺高,但它卻討厭的很。
躲在官道邊的大樹上,這里躥過來那里跳過去,過路的人,稍不注意的話,攜帶的包袱行李什么的,都會被這只猴子奪去,然后灑得到處都是。
更古怪的是,這只猴還是個色鬼。當時正值夏天,這一帶的人家,往日里婦女總會坐在院子里納涼閑話,避避暑。
不知怎么的,這只猴子似乎發現了這個現象。于是,每每到了婦人們閑坐納涼的時候,它就會從官道邊的大樹上偷偷溜進人們住的寨子里。瞧著婦人們不備的時候,從屋頂或者是院頭上悄無聲息的溜下來,在婦人們身上掐把油,然后吱吱地笑著離去。
這一帶的人家的婦人,基本上個個都被這只色猴調戲侮辱過。哪怕天氣再熱,婦人們也不敢出門納涼。
原來只是襲擊過往的行人,現在連村寨里的人都遭殃了,這只猴子,自然是犯了眾怒。
于是,不待衙門有所動作,村子里的人就先行動起來了。什么放著誘餌的箱子,套山雞野物的套子,在村子周圍布的到處都是。
但這猴子也賊精,村子里的人安放的陷阱對它來說,視若無物一般,村子里的人前腳安好,后腳便被這猴子將誘餌拿了去。
惹得村子里的人還以為自己的本領丟了,試著去檢驗自己安放的機關時,往往又觸發了安放的機關,將自己陷于了不利的境地。
而且,每當村子里的人觸發機關以后,過不了多久,就會聽到這猴子癡癡的笑聲。
在連連捕捉猴子卻徒勞無功的情況下,村子里傳出了一種觀念:這猴子是一只神猴,不然的話,它怎么會識破我們安置的機關。如果繼續捕捉的話,可能會給我們村子帶來不利。
這種調子一出來,就得到了很多人的附和。于是,村子里的人,就弄了些祭品放在猴子出沒的地方,希望猴子在享用供品之后,不再騷擾村子。
但這種想法是好的,結果卻換來了猴子的變本加厲。村子里的很多人家,被猴子折騰得更加夠嗆。
眼見供奉也沒有什么用。某個膽子稍微大一些的山民,在自己家婦人又被猴子騷擾之后,就找了許多網鳥的罩子,偷偷安放在村里人平時放置祭品的地方,看能不能逮住這只猴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