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主,你說的很對。聽你這么一說,我也覺得我開始的想法層次有些低了。反正都是脫出這身臭皮囊,用我的身體去喂山里的野獸,確實也比不上救人一命。
施主說的不情之請,貧僧答應就是。只是,今天到現在我還滴水未進,希望在死前能飽餐一頓,也免得死后墜入阿鼻地獄。
這下,楊宗素可是又驚又喜,眼前的老和尚居然愿意用他的心來救自己的父親。
楊宗素顫抖著雙手捧著吃食膝行到老和尚的面前,把吃食遞給老和尚。
看著楊宗素遞過來的吃食,老和尚毫不推辭,風卷殘云幾下就將楊宗素送過來的吃食消滅的一干二凈,還有意猶未盡的樣子。
吃完吃食之后,老和尚抹了抹嘴巴,對楊宗素說。既然我已經吃過了東西,那也應當兌現承諾。不過,在兌現之前,先讓我拜下四方的神靈。
隨即,老和尚就站起了身,從石龕下走了出來,站定之后,整了整身上的袈裟,開始向上下四方行禮。
楊宗素也退在一旁,看著老和尚行禮。
不過,等老和尚向上下和東方行禮之后,他卻停了下來,朝楊宗素看了一眼之后,噔的一聲猛地跳到了石龕后的大樹上。
楊宗素被老和尚的動作嚇了一大跳,愣在石龕前半天沒有做聲。莫不是老和尚在自己面前顯露一下他的神通吧,畢竟,這樹有那么高,而且,老和尚又是硬生生地跳上去的。
轉念,楊宗素又是一喜。這老和尚能跳這么高,想來身體一定極好,用他的心來救父親的話,功效一定極好。
于是,楊宗素眼巴巴地望著樹上的老和尚。過了好一會兒之后,老和尚才從樹上跳下來。
老和尚跳下來之后,示意楊宗素盤坐下來,然后問楊宗素。施主,你剛才是向貧僧求什么?
楊宗素老老實實地回答道。先前聽大師說愿意用自己的身體飼喂山里饑餓的野獸,所以,弟子相求于大師,想大師能把心提供給弟子,以便弟子回去救生病的父親。
老和尚也盤坐了下來。是啊是啊,我都差點忘記這事了。貧僧是答應施主了。施主也是釋家弟子,在這事之前,貧僧想說一段自己領悟的《金剛經》的妙義,不知道施主愿意學嗎?
見老和尚說的鄭重其事,楊宗素也不疑有他,接過老和尚的話,弟子打小就尊崇佛法,今天有幸在這里碰見大師,哪有不聽的道理呢,還請大師賜教。
老和尚說,施主,《金剛經》說,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你覺得這話是什么意思呢?
楊宗素沉默了半天,不知道老和尚說這句話是什么意思。
看楊宗素沉默,老和尚頓時笑了。三心不可得,當體即空,就是真如自性。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施主想要我的心,也是不可能得到的。
說完之后,老和尚站起身,長嘯一聲,跳到石龕上。然后變成了一頭褐色的猿猴,在楊宗素驚詫的目光里,幾步就跳進山林,很快就消失不見了。
和自己說了半天佛愿佛經并吃了自己進獻給佛寺吃食的老和尚竟然是一頭猿猴,自己還央求它讓把心掏出來救自己的父親。
看著猿猴離去的楊宗素頓時嚇得個半死,來不及多想什么,連滾帶爬的逃出了山里。
至于逃回去的楊宗素,后來是繼續信佛,還是怎么樣了,說這個故事的人沒有說。不過,這只會念《金剛經》的猴子,在老吳創作大師兄的時候,肯定激發了老吳的靈感。
別的不說,就光師徒一行西行路上打尖借宿的時候,都是大師兄充當先行官,既然唐朝的猴子都能念經,那王莽篡漢時的天降神猴,會各地的語言和方言,也就是很正常的事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