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人對因果的認識,向來是善有善報惡有惡報,不是不報時候未到。
而且,道家還闡明了自己的觀點:禍福無門,唯人自召;善惡之道,如影隨形。
所以,在古人的筆下,就常常有著很多因為前世的原因,然后墜入畜牲道償還前生債的故事。
洪老先生就曾聽樂平許元惠講過一個異類還債的事。
據許元惠說,往年間的某個晚上,許父夢見一個黑衣人走到自己的面前,無頭無腦地對他說了一句,郎君,以前我欠你三百錢,現在還給你。
這讓許父很是莫名其妙,還沒來得及問黑衣人是誰,又是什么時候欠他錢的。就見黑衣人撲騰一下飛的不見了。隨即許父也醒了。
第二天,許父回想著自己晚上做的那個夢,想了整整一天,始終沒有弄明白是個什么回事。
當時,許家養了十來只鴨子。到了晚上,許家的童仆趕著鴨群回來的時候,有一只黑鴨子夾在十幾只鴨子中回來了。
因為顏色和自家的鴨子顏色不同,怕是鄰居家的,到時候讓人誤會找上門來不好。可是。任憑童仆怎么驅趕,這只黑鴨子始終不肯離去。
童仆將鴨子趕進鴨圈以后,動手把這只黑鴨子拎了出來。可是,這只黑鴨子拎出來后,依舊在許家的鴨圈邊盤旋,像是舍不得離去一般。后來,還趴在鴨圈的門口休息。
不過,等童仆吃過飯之后再來看時,那只黑鴨子不見了,在它先前趴著的地方,有一顆老大的鴨蛋。
于是,童仆就把這件事情告訴給了許父。一開始,許父的想法和童仆差不多,便讓童仆把這個鴨蛋給收起來,萬一黑鴨子的主人登門的時候,也有個交代。
但是,奇怪的事情就從這天黑鴨子到許家生下第一個蛋之后開始了,黑鴨子是天天跟著鴨群來到許家,生下一個鴨蛋之后再離開。
即使許家的童仆偶爾忘記放鴨子或者是提前趕鴨子回來了。這個黑鴨子也是雷打不動準時來到許家的鴨圈門口。
不知覺間時間慢慢過去,連許家的童仆都習慣了這只黑鴨子的到來。不過,等這只黑鴨子在許家生下三十個蛋后,這只黑鴨子再也沒有來過。
得到童仆的稟報后,許父瞅瞅了童仆收集到的鴨蛋,算算價格,剛好值三百錢。
許元惠說,直到最后,許父都沒曾想起過誰曾欠他三百錢。
在福建的時候,洪老爺子也聽說過一些生前欠債死后墜入異類還債的事。
當時在建陽,有個叫師逸的和尚,會醫術,出手救治過一些百姓,在當地有點小名氣。但這個和尚,卻有個壞毛病,喜歡到處借錢,借到手之后,還不肯還。
按道理說,財物對出家人來說應該是阿堵物吧,生不帶來死不帶去。古代那些佛寺斂財廣置田地的事,或者說是為了弘揚佛法的需要。
但師逸,卻又是以個人的名義到處借錢,就弄不明白是怎么回事了。況且,他又懂醫術,治病救人還能得到酬金,怎么也不可能借錢不還啊?可是,師逸偏偏就是個老賴,這就讓人看不懂了。
反正當時在建陽,師逸和尚不知道找多少人借過錢。而借錢給師逸和尚的人,跑到師逸住的地方登門要債,是經常性的事情。
據說某次,師逸和尚在為建陽衙門的吏員劉和的母親治過病以后,開口就向劉和借十貫錢。
雖說劉和知道師逸和尚這個毛病。但想著他才治好母親的病,自己又是衙門的人,師逸和尚在自己手上借錢之后,起碼不會像對那些老百姓一樣借了不還吧。
于是,劉和就和師逸和尚說,同意借十貫錢給他,也不說利不利息什么的,但是到了說定的時間后,就要把錢還回劉家。而且,兩人在中人的見證下,還立下了字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