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樣過了一兩年之后,狗不見了,沒人知道它去了哪里。
先不說《法苑珠林》講的這個故事到底想告訴人們什么。但在《朝野僉載》里,還有兩個長輩故去后后人盡孝的故事。
在東海,有個叫郭純的,非常孝敬他的母親。在他母親死后,郭純也依照禮制在母親的墓旁結廬而居。
這個時候,神奇的事情發生了。郭純非常想念他的母親,在守喪的時候,郭純會時不時的在他母親的墓碑前嚎啕大哭一場。
而且,只要郭純一哭,就會有大量的鳥飛過來,集聚在郭純的身上和他母親的墳墓上。看到了這番情形的人都很驚詫,認為是郭純的孝心感動了天地。
這番情形出現的次數一多,不待郭純說話,就有人將這事上報到了東海衙門,朝廷在聽說這件事以后,專程派人到郭純守孝的地方查看這件事,結果,還真不是造謠的。確實是郭純哭母的時候會有群鳥飛來。
于是,朝廷就把這事當成了典型進行宣傳,表彰了郭純的孝心,還修了幾座大牌坊。治理東海的官員也因為這事得到了提拔重用。
可是后來,卻慢慢傳出風聲。說是郭純在哭母的時候,偷偷藏了些吃的在袖子里,一邊哭一邊撒,然后那些年聞到了吃食的香味,全部跑過來找吃的。
而且,郭母墳墓附近的鳥,還被郭純訓練成了條件反射,只要郭純一哭,那些鳥就會飛來。
另外一樁事則發生在河東一個叫王遂的孝子家里。王遂的操作比郭純更加粗暴簡單,當然,也很另類。
王遂在為父母守喪的時候,他們家發生了一件神異的事情,王家養的貓和狗各自下了一窩小崽子。但是,撫養狗崽的是貓媽,撫養貓仔的狗媽。
消息傳出去以后,大家都很驚訝。于是,跑到王遂家里看貓犬互乳其子情形的人是絡繹不絕。
而且,王遂家里還有點能量。在家里的貓狗互相撫養小崽子以后,縣里州里都把這事作為王遂孝感天地的德行上報到了朝廷。王遂個人和王家都得到了大肆表彰。
但在朝廷表彰王家后沒有多久,從王家傳出了一個消息:說是當時他們家的貓和狗同時下崽子,王家就將貓崽子放到了狗窩將狗崽子放到了貓窩,讓狗媽和貓媽都習慣了對方的小崽子。
所以,后來,在王家,不管是誰去,都會看到他們家一只貓領著幾條狗,一條狗領著幾只貓玩耍。
王會師家的青黃色小母狗,講故事的人說是王會師的母親轉世,但是與古人筆下同類型的故事相比,王會師轉世為狗的理由似乎牽強了一些。
《太平廣記》里曾摘錄過一些相似的故事,墜入畜牲道為六畜的,基本上都是前世欠了債,然后帶著記憶轉身異類還債。而王會師的母親僅僅只是因為治家太嚴,也不像紀大學士筆下人物的苛刻,就落到這種地步,實在有些匪夷所思。
或許,還有一種可能,那就是編纂《法苑珠林》的人群的杜撰。或者是王會師自己的杜撰,時間長了之后,讓聽說了這件事情的人都信以為真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