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故事,和前面講的寺院里的狗死后變成蛇報怨的故事有些類似。興許,還可能是那個故事的擴充版,但更充滿了玄幻色彩。
說是江南休寧,有個姓黃的商人,一直往來于休寧和越東之間做生意。因為做生意的時間長,也有點身家,只是名字不詳。為了便于講述,這里姑且將他稱為黃生。
某年,黃生在越東調貨的時候,無意之中得到了一只西洋犬。養了幾天之后,黃生發現這條狗很是不錯,十分溫馴,而且很聰明,能懂號令,警覺性也很高。有時候黃生還沒發出指話,狗就已經明白是什么意思,馬上就去做。
要知道,在古代,物質資料原本就沒有現代這么豐盛;所以,不管是什么樣的人家,養狗養豬養雞等等都會從實用角度出發。
雖然這西洋犬與田園犬比起來,骨架更大,食量也就相對大一些。但因為這狗很靈性,讓黃生頗為喜歡。別的不說,一個人趕路的時候,有這么大條狗跟著,即使是路上遇到強人,心里也多了一份底氣。
所以,黃生待這狗也不錯,每次吃飯的時候都會將自己的食物先撥一些出來,喂給狗吃,不像普通人家那樣把殘羹冷炙丟到狗盆里。
就連睡覺的時候,黃生也會讓狗睡在自己的床下。要是往哪里去,黃生也把狗帶著,一人一狗相得益彰。
眼見年關將至,黃生準備從越東回休寧老家過年。路過睦州的時候,因為著急趕路,結果一人一狗走錯了方向。
眼見夜色降臨,正當黃生有些心急的時候,看見前面不遠處隱約有著樓閣,似乎是處人家,黃生不由地大喜,領著狗就往前趕。
等走進了之后,黃生才發現這里是座寺院,門口掛著蘭若寺的匾牌。因為一直在外行商,路過寺院的時候黃生也會進去燒燒香拜拜佛,求個平安,也知道寺院里會有些廂房讓外人投宿。
于是,黃生就帶著狗進了寺院,向知客僧說明了自己的來意,請求僧人給自己找個住處。
等知客僧領著黃生在膳堂用過點吃食,再往住處去時。有個老和尚從禪房出來,與這一僧一人一狗來了個大碰頭。
老和尚停了下來,開口問黃生,施主,你從哪里弄來了這只狗?
黃生不明所以,還以為老和尚是在夸獎自己帶著的這條狗,就把自己怎么得到這條狗的事一五一十地和老和尚說了一遍。聽到領著黃生的知客僧也是嘖嘖稱奇。
不過,對于黃生的說法,老和尚并沒有進行什么評價,反而對黃生說,老衲看施主是緣法中人,待知客僧領你到住處,你把狗安頓下來后,可到大雄寶殿來,老衲有話和施主說。
瞧著老和尚飄然離開,黃生不覺心里有些納悶,便和知客僧請教老和尚是誰。
知客僧一邊恭喜黃生一邊說,黃施主有緣,這是寺里的長老,平素難得露面,更不用說主動給善男信女說法了。
見知客僧這么說,黃生猶自有些半信半疑。不過,既然知客僧這么說,黃生也就抱著信則有不信則無的態度,將狗安頓下來后,徑自去了大雄寶殿。
大雄寶殿里,知客僧說的長老正在佛前打坐。黃生咳嗽了一聲,向老和尚行了一禮,還請大師見教。
老和尚示意黃生坐下,然后,開口便說,施主,你為什么養著這個冤孽呢?
老和尚的話一出,給黃生猛地嚇了一跳,都說出家人不打誑語,這老和尚一句沒頭沒尾的話是什么意思呢?
不過,既然能夠從休寧到越東來回奔波,黃生自然也很機巧。見老和尚的話中有話又不是故弄玄虛,黃生定下心來,問老和尚:師傅,我是個俗人,也不明白您說的冤孽是什么意思,還請大師指點。
黃生開口問起之后,老和尚卻不太愿意搭理黃生了,似乎和黃生打起來啞謎。等黃生再三哀求之后,老和尚站起了身,走到門口看了看,然后又在蒲團上坐了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