淳熙十三年冬天,隆興進賢縣的舒致政到郡城拜謁府事商德正。進門的時候,小舒讓隨從牽了頭羊。
進門后,小舒指著那頭羊對老商說,“大人,這天兒實在太冷啦!我特地給您送來這頭羊,讓您好補補身子。”
對小舒的做法,老商是笑呵呵的,這小子地道啊。隨后便吩咐下人將這頭羊牽到后院,打算日后再做處理。
或許是到了時節吧,從小舒登門,前來拜訪商德正的人是絡繹不絕,進門的時候也都不是空手。
凡是冬日里用得上的東西,或者是其他什么土特產,都是拜訪者的心意。老商自然也不會拒絕。
這些孝敬之物,自然也有新鮮的羊肉。那頭拴著后院的羊,便被暫時擱置在后院,這一擱置就是十多天,一直未曾得到處理。
某天午后,老商正在前院散步,突然一陣刺鼻的騷味撲鼻而來。他不禁皺起眉頭,順著氣味一路尋去,最后竟來到了后院。
后院里,家里的廚子正拿著一捆干草,喂養那頭羊。
老商疑惑地問道:“這頭羊怎么還留在這里?怎么還沒處理掉呢?搞得家里到處都是這股子怪味兒!”
廚子連忙停下手中的動作,躬身回答道:“回老爺的話,這段時間送來的羊肉太多啦,廚房一時半會兒根本用不完。所以這頭羊就只能先養著嘍,等什么時候需要了,再殺也不遲呀!”
聽到廚子的回話,老商摸著胡子想了一會兒,然后對廚子說。“一時間用不上的話,你把它送到塔園去,莫拴在這里了。聞起來,實在是難受。”
沒過多久,那頭羊便被順利地牽到了老商在塔園的莊子。
莊子里的管事見到老爺派人送來一頭羊,只吩咐暫時養著,又沒交代其他的,覺得有些奇怪,但問起送羊來的人,也沒問出個名堂。
但這事既然是老爺親自安排的,管事自然不敢掉以輕心,誰也不知道老爺對這頭羊有什么安排。
最起碼,不能把這頭羊給養瘦了吧。誰也不想因為這點小事惹惱老爺,平白無故遭受一頓訓斥。
于是,為了確保能把這頭羊養好,莊子里的管事還專門挑了一個人出來,負責養這頭羊。
管事都這么重視,負責養羊的人就更上心了。
天不亮,就早早準備好新鮮的草料和清水,每天還要牽著羊溜達溜達,晚上關羊的時候,還會仔細檢查一番,生怕羊圈不夠牢固,被野獸給逮了去。
就這樣,這頭羊在莊子里過著無憂無慮的生活,吃得好、睡得香,沒多久便長得膘肥體壯。
但老商,在被羊送到莊子里以后,似乎忘記了這事。
轉眼就到了次年盛夏,按照禮制,老商得去莊子里祭灶。
等祭祀完成后,老商領著管事在莊子里閑逛。走著走著的時候,看見有人牽著羊在莊子里溜達。
老商心生疑惑,扭頭看向身旁的管事問道:“這羊怎會在此?”
管事趕忙上前一步,恭恭敬敬地將事情原委一五一十地道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