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一旦上了年紀,就喜歡擺古,這似乎是國人的傳統。
趙宋時,孫光憲從黃州刺史位置上下來后,在老家頤養天年的時候,就曾給自己的后人講述過自己兒時長輩們講過的一個故事。
事情的主角是孫光憲的曾祖父孫元生,故事則發生在李唐時期。時間有點久遠,是不是真事就很難考證了。
據孫光憲說,某次,孫元生和一幫好友到錦官城外游玩。回來的路上,大伙兒都覺得有些累了,就準備堅持到在離城還有個四五里地的茶肆歇腳。
等大家走到茶肆時,茶肆里已經有一隊來自西域的客商坐下了,隊伍很大,把茶肆占得沒什么空檔。
不過,等看到孫元生他們走過來后,那隊客商卻站起了身,招呼著自己的伙計給孫元生他們騰出位置。
估計是看著孫元生他們一群都是讀書人吧,衣冠也很講究,怕是蜀地的名門望族,擔心稍有失禮,會給自己招來不必要的麻煩。
有人主動讓座,孫元生他們自然也很欣喜。也向這伙西域客商表達了謝意,然后依次進了茶肆,一邊等著小二上茶,一邊聊著詩文。
聽著孫元生他們扯著之乎也者,這伙商人覺得自己再在茶肆里待著有些唐突了。于是,就低聲商議著準備離開。
隨著商隊的伙計在茶肆后面進進出出,三四十匹騾馬就負著重物從茶肆后面慢慢走了出來。
走到茶肆門口的時候,一匹馬不知道是馱的太重了還是什么,腳下一滑,倒在了地上。背上的貨物掉了下來,也露出馬背上的傷疤。
聽到馬滑倒的聲響,孫元生他們回頭一看,那馬馱的竟然全都是些精美的皮貨。這些皮貨色澤光亮、質地優良,顯然是來自西域的上乘之物。
看到這番情景,孫元生等人中的一部分人立刻來了興致,紛紛上前攔住商人,表示想要選購一些皮貨。
有人要自己的東西,商人心里自然很高興,就沒去管那匹倒在地上的馬,熱情地招呼起顧客來。
一番仔細地挑挑揀揀,讀書人們選中了不少心儀的皮貨,商人手中的貨品也因此成功售出了許多。
交易完成后,商人滿心歡喜地向這群讀書人拱手作別,然后轉身開始收拾剩余的貨物,準備將它們全部馱運到錦官城中去售賣。
就在商人認真清點著騾馬數量之時,一名伙計急匆匆地跑了過來,神色慌張地喊道:“主人,不好啦!那匹摔倒的馬走不動了。”
商人聞言一驚,急忙順著伙計所指的方向看去,果然發現那匹馬依舊趴在地上,絲毫沒有要起身的跡象。
商人眉頭緊皺,快步走到馬兒身旁,毫不猶豫地揚起手中的鞭子,對著馬頭便是一頓劈頭蓋臉的抽打。每一鞭都帶著呼呼風聲,狠狠地落在馬身上,只聽得啪啪作響。
然而,即便遭受如此毒打,那匹馬只是痛苦地在地上翻滾哀嚎,四蹄亂蹬。哪怕是被連續打了幾百鞭子,那匹馬還是站不起來。
聽到刺耳的打罵聲,孫元生循聲望去,發現一群人正圍在那里指指點點。他好奇地湊上前去,先前那個售貨的商人,正狠狠地抽打那匹滑倒在地上的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