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完這番話之后,那馬還念了一首詩:“既食丈人粟,又飽丈人芻。今日相償了,永離三惡途。”
詩念完之后,那馬昂起頭長嘶了一聲,隨即閉上了嘴,草料也不吃了,像是完成了什么心事一般。
聽那馬說完,盧傳素也是驚異,因為那馬說到的事情,沒有一絲的差錯。
盧傳素拍拍馬頭,忍不住繼續開口,但那馬卻始終閉上了嘴巴,不再發出一絲聲響。
第二天中午,盧傳素騎著馬去了集市。還真如那匹馬說的那樣,有個身材魁梧的軍將看到盧傳素一人一馬之后,攔下了他們,問盧傳素的馬賣不賣。
盧傳素故意說,“將軍,你看上了我的馬?但有些話我要說在前頭,我這馬樣子也不錯,但上了年紀,體力也不行了。你真心要買的話,六十貫,讓給你!”
聽到盧傳素說六十貫把馬讓給自己。那軍將反而有些惱怒了。
“相公,俺老胡雖說是個粗人,沒那些花花腸子。但這馬,在老胡的眼里,至少值七十貫。這樣吧,我也不啰嗦。七十貫,錢貨兩清。”
聽得那自稱老胡的軍將這么說。盧傳素也不再遲疑,七十貫,把這馬賣給了他。
轉眼間已是四天之后。這天,傳素外出辦事,恰好再度路過先前賣馬之地。遠遠望去,只見那位胡將軍正一臉懊惱地站在那里自言自語。傳素心生好奇,趕忙走上前去詢問究竟。
只聽胡將軍長嘆一聲,苦著臉說道:“哎呀呀,真是倒霉透頂!你那匹馬,我花了七十貫,誰曾想到昨兒個夜里它吃得太飽,竟發起黑汗來,結果一命嗚呼了!”
故事說完以后,盧傳素和大伙兒說,其實我一直在想,莫非這胡將軍的七十貫,也來的不明不白,所以,才會落到我的手上。
眾人聽聞盧傳素此言,皆露出若有所思之色。其中一人道:“盧兄此說不無道理,這世間因果循環,或許那胡將軍得來不義之財,才致使錢財轉手于你。”
這時,人群中有位老者緩緩開口:“老夫聽聞有一種說法,若是馬匹知曉自身即將轉手他人,而那新主人德行有虧或者財富來路不正,便會以死相抗。也許那馬早就看出這胡將軍的不妥之處。”
眾人聽聞皆是一驚。
盧傳素心中也是一動,此后,盧傳素行事更加謹慎,常告誡身邊之人莫要貪圖不義之財,因為冥冥之中自有定數。
而盧傳素所講的故事,也在當地慢慢流傳開來,成為人們茶余飯后談論因果報應之事的談資。</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