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和年間,一名測字術士突然出現在汴京城。與汴京城里那些擺攤的算命先生相比,這位舉著大大的“測”字招牌的術士張揚多了,穿行在坊市里還大聲宣揚沒測準的話,自己可以倒賠客戶的錢。
汴京城的人雖然見多識廣,但像這種吆喝著測字算命的人,還是第一次見到。于是,在術士走過的街巷,總會被人給攔下了,請他測上一把。
蹊蹺的是,不管是平民百姓,或者是達官貴人,心里有所求的,都會被這測字術士說的個八九不離十。
慢慢的,這位測字術士的名聲就傳遍了汴京城。皇宮大內,也不例外。
某天,趙佶下朝之后踱步后宮,老遠就聽見嬪妃們在說這個測字術士的事情,聽了半晌之后,趙佶也生出了幾分好奇。
于是,就提筆寫了一個“朝”字,然后讓隨身的宦官出宮,把這個字拿到測字術士那里測算一番。
等宦官出宮之后尋到那測字術士,把寫著“朝”字紙遞給他。測字術士打開紙一看,再看看遞過來的人,臉色立馬露出了一絲驚訝。
“這字,可不是閣下寫的。也不是你問的。”
不等宦官答話,測字術士又接著說,“您看這‘朝’字,可是‘十日十月’。‘十日十月’是官家的生辰,想來這‘字’是官家所寫。”
“閣下也不要開口了,不可說,不可說。”然后,就把寫有“朝”字的紙又遞回給了宦官。
那宦官當時就愣住了。這啥意思呢?但不管他怎么問,測字術士就是閉口不言。
沒奈何,那宦官只好匆匆一路小跑返回宮中。聽到自己貼身宦官的稟告,趙佶也是大奇,著人傳話給那測字術士。
第二天,測字術士奉詔進宮。一番奏對之后,趙佶是龍顏大悅,當場就冊封這測字術士為“補承信郎”,還賞賜了不少的金銀財寶和綾羅綢緞。
不過,這位得到“補承信郎”的測字術士后來如何,就沒人提起了。
關于趙佶的段子,素來很多。明眼的人,會說這事兒肯定是宦官和術士勾結起來哄哄趙佶,只能當個樂子來看。
但是,和趙佶測字類似的事,在國人的歷史上卻不少。流傳后世的公案小說里,這類似的事,是比比皆是。
乾隆年間,延津縣靈高蔚辰,就借著自己做過的一個夢破了一起命案。
那天中午,忙碌了整整一個上午的高蔚辰回到書房。外面,燦爛的陽光穿過雕花的窗欞,如同金線一般灑落在書房里,將整個書房映照得格外明亮溫暖。
坐在書桌前的高縣令,盯著桌上的書卷,看著看著,沒一會兒功夫,就慢慢的睡著了,然后,就做了一個離奇的夢。
夢里,高縣令背著弓箭來到了一處廣袤無垠的草原上。四周翠綠欲滴的草地,像一層厚厚的綠色絨毯,一直延伸到天際遠處,與湛藍的天空相接。
微風輕撫,草葉也隨著搖晃,四下里很靜,偶爾有些野物的聲響。高縣令慢慢的往前走,打量著這處草原究竟是什么地方。
剛剛走到幾步,在高縣令的面前,突然冒出來一匹高大威猛的馬,舉著兩只前蹄朝著他徑直奔來。
而且,這馬一邊跑來的時候,一邊還發出著類似人的吼聲。說不出的怪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