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東,有一個名叫裴光遠的人。龍紀己酉年間,裴光遠被調任至滑州的衛南縣,擔任縣尉一職,從此成為了主宰衛南縣的一方父母官。
常言道:“當官不為民做主,不如回家賣紅薯”。然而,這位裴大人卻偏偏背道而馳。自從踏入衛南之地后,他似乎恨不能讓此地天天都能天高三尺。
面對治下百姓送來的各種禮品,裴大人不僅沒有絲毫回避之意,反而照單全收。甚至有時候,如果所送之物未能合他的心意,他竟然還會堂而皇之地開口索取更多。
正所謂“破家的府尹,滅門的縣令”,除了對財物貪得無厭之外,在衛南縣,裴大人更是推行了所謂的“大棒政策”。
無論是當地的官吏還是普通百姓,只要稍有不慎觸怒了他,便會遭受嚴厲的懲處。他對待眾人的態度異常苛刻,毫無半點寬容可言。
久而久之,衛南人對這位裴大人可謂是又懼又憎。他們在恐懼其權勢的同時,內心深處也對他的所作所為深感厭惡和憤恨。
除此而外,裴大人還有個愛好——馬球。一年三百六十五天,但凡有空閑時間,他就會讓下頭的人組織隊伍來滿足他的這個嗜好。
不過,對這個活動,裴大人本人也很講究,夏秋之交,就很喜歡赤膊上陣。天氣的冷的時候,就非常珍惜自己的羽毛,裹著厚厚的皮裘看著下頭的人時不時的摔在地上。
既然是馬球,肯定就會用到馬。裴大人的白馬,倒不是從衛南搜羅的,而是從老家帶回來的。只是這養馬的花費,卻攤在了衛南人的頭上。
每當裴大人威風凜凜地騎著他心愛的白馬上場時,如果他的隊友或是對手刻意避開他,使得他在球場上顯得形單影只、鶴立雞群,那么他定會心生不滿,口中念念有詞:“賭博場上可是無父子之分啊!”
但是,倘若真有人不長眼不小心碰觸到了他或者是他的坐騎,那么這些倒霉蛋可就要大禍臨頭了。
裴大人的“碰瓷”,不把他們的家底給掏空個干干凈凈,休想能夠安然無恙地走出衛南縣衙。
或許也是因為這樣吧,熟知裴光遠底細的人,都說他是活該無子。不熟悉的人,也用活該無子這話來詛咒他。
當時在衛南城里,有個叫王表的里長,家境雖說不上大富大貴,但也還算是小康水平,日子過得倒也安穩。
這王表呢,為人忠實也不失圓滑,又是縣衙里打交道的老人,在當地也頗有些名聲。
然而令人惋惜的是,王表的妻子早早地便離開了人世,僅給他留下了一個年紀不過七八歲左右的幼子。
這孩子生得白白凈凈的,一張小臉兒圓潤可愛,任誰見了都忍不住想要捏上一把。再加上王表自從妻子過世之后,并未選擇續弦再娶,而是獨自一人含辛茹苦地撫養著這個孩子。
所以,這孩子便經常跟隨在父親身邊一同前往縣衙辦事。時間一久,這孩子自然也就引起了裴光遠的注意。
且說那王表雖只是區區一個里長,但由于工作關系,與衙門之人常有往來接觸。對于自家頭頂上方那位縣太爺的脾氣秉性,也曾有所聽聞,不過并未太過放在心上。
偶爾見到縣太爺夸贊自己兒子幾句時,也只當作是裴大人為人處世慣用的一種策略罷了。
這年夏天,裴光遠又組織了一場馬球比賽,更是特別囑咐鄰近的諸位里長務必攜帶家眷一同前來觀賽捧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