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年間,在江東某地,有一戶姓郭的人家,經營著蠶桑之業,家境還算殷實,郭家夫妻為人也頗為厚道。
然而,人生不如意事常十之九八。這郭家,當地人提起的時候,老是搖頭的便是他們家人丁不旺,膝下只一根獨苗。
不過,雖說是獨苗,但郭家夫妻倆的管教還是比較到位,郭家子倒也還忠厚實在,并沒有染上什么紈绔之氣。
都說養兒結貧親養女攀高門,眼見孩子大了,郭家夫妻就尋思著給兒子尋上一門親事。
郭家的消息傳出去之后,當地的好幾個媒婆都主動上了門。一番探訪后,郭家最終看中了臨近不遠處的錢家的女兒。
一來郭錢兩家的家底差不多,算得上是門當戶對,二來兩家大人本來就有來往,也算是知根知底,所以,等到媒婆上門時,錢家很快就點了頭。
親事敲定之后,兩家人都很客氣,也很知禮,納彩、問名、納吉、納征、請期之后,很快就到了親迎的日子。
國人的婚禮,向來煞是熱鬧。大清早的,郭家迎親的隊伍早早就到了錢家門口。聽著外面吹吹打打的鑼鼓聲,錢母的眼淚在眼眶里轉了又轉,心中雖是萬分不舍,但終究還是喜慶替代了離別。
等到錢家兄弟小心翼翼地把姊姊背出門,送進花轎,然后看著花轎慢慢起轎,緩緩離開家門漸行漸遠,錢家人頓時都覺得心里有些空空的。
郭家那邊,滿臉笑顏的夫妻倆早就吩咐了下人要注意外面的動靜,這么大的事,可千萬不要出了什么岔子。
所以,老遠聽見鑼鼓聲之后,候在外面的家人就急匆匆的跑了進來,向郭家夫妻稟告花轎快到了的消息。
于是,在剛好能看見親迎隊伍的時候,郭家的樂聲和炮仗聲就接二連三的響起了。到郭家觀禮的親眷,也隨著這喜慶聲涌到了門口,都想先瞧瞧新娘子。
然而,等到花轎停穩卸下轎門,出轎小娘上前之后,不光是花轎前候著攙扶新娘子的喜娘,等著一睹新娘子風采的親眷們都愣了——花轎里竟然肩并肩走出來兩個新娘子。
更讓大家覺得怪異的是,這兩個新娘子,不管是相貌、身材、服飾都一模一樣,甚至連頭上插著的花簪、說話的聲音也都毫無區別。
而且,從花轎里下來時,兩個新娘子還相互吵嚷著,似乎在爭著什么。
看著眼前這一幕,所有的人都是大眼瞪小眼。什么情況?兩女嫁一夫?還是一個模子里倒出來的姊妹花!
但是,大伙兒很快便打消了這個念頭。都是邊坊鄰近的,從來沒聽說說錢家的女兒有孿生姐妹。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外面的熱鬧是瞬間變得寧靜。郭家這邊,主持婚禮的長輩更是兩眼一抹黑,不知道是叫暫停還是繼續下一個環節。
很快,外面的動靜就傳到了在大廳候著新人拜見的郭家夫妻耳里。聽到花轎里下來兩個一模一樣的新娘子,郭家夫妻也是一臉的不信。
然而,等到郭家夫妻走出門,看著依舊在相互爭執的兩個新娘子時,夫妻倆的額頭上也是寫滿了問號,對視著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這青天白日的,鬧得是什么妖啊?
很快,外面的驚異聲便傳進了大堂里等著新人進來拜見郭父郭母耳里。看著花轎前這兩個一模一樣的新娘子,郭父郭母也是滿臉的狐疑,相互看著彼此滿額頭的問號。
郭母揉了揉眼睛,狐疑的走上前去。見郭母過來了,兩個一模一樣的新娘子停下了爭吵,垂手虛待著。
等到郭母繞著兩人轉了一圈又一圈之后回到郭父身邊時,兩個新娘子又開始爭執起來。
“當家的,我是沒看個明白。你看得出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