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婆離開之后,母女倆說了許多的話。或許有欣喜,或許有不安,具體說的是什么內容,就不好為外人道了。
在李家委托的媒婆第一次登門之后,沒過上多久,媒婆又陸陸續續來了幾次。包括李家夫妻倆,也親自上門和寡母說了好幾番。
人心都不是鐵打的。既然李家把話都挑明了,寡母也不能總因為沒發生的事而耽擱了女兒的前程。
然后,親事就定下來了。而李家,也并沒有因為孤女寡母而落下任何一個環節。親迎那天,李家更是出動了八抬大轎,風風光光將那姑娘接了回去。
瞧著花轎從家門口離去,寡母眼里的淚花還是忍不住掉了下來。不過,肩上扛著的重任也算是完成了,是好是壞就看她自己的造化了。
進了李家的門之后,姑娘的表現也的確沒讓李家夫妻倆失望。等到新媳回過門之后,李家夫妻倆開始手把手地教這對小夫妻。
這一教,李家夫妻倆是喜上眉梢。雖說自己選的這個兒媳婦家境不好,又是小門小戶,沒見過什么世面,但架不住姑娘好學,又有悟性,可真是撿到寶了。
在李家夫妻倆的教導下,家里的大小事務,新媳婦上手都很快,處置得也很妥帖,理得井井有條。除了最后的決定權還在李家夫妻倆手里之外,其他的環節,基本都可以是新媳婦說了算。
見到李家的事情慢慢的由這個新媳婦做主,外人都覺得很奇怪,這么一個寡婦家的女兒,咋就坐到了李家的主婦位上了呢?這也不像是李家素來的做派啊!
對鄰人們的發問,李家夫妻倆臉上都要笑出花了。心里想的是自家的這個媳婦,當初兩口子可真沒看走眼。
嘴上說的卻是這看人啊,千萬莫小譃人家是窮苦人家出身,話里話外都只差把自家的媳婦夸上天了。當然,這里面也有顯擺自己兩口子眼光的意思。
然而,讓李家夫妻倆覺得美中不足的地方,也還是有的。
這個兒媳婦接進來之后,除了剛進門那會兒和兒子回過娘家之外,似乎就真的把自己當成了潑出去的水。娘家的那個寡母從沒聽兒子兒媳提及過。
即便是兒媳婦有了身孕,包括自己夫妻倆著人抱著大公雞什么的過去給親家母報信,不光是這個兒媳婦全當不曉得有這么回事。親家母也從來沒來走動過。仿佛她們母女倆早就斷了關系似的。
這讓李家夫妻倆常常覺得有些過意不去。畢竟,兒媳婦沒過門的時候,人家是母女倆相依為命。現在,對面就剩下個老母親獨自一人生活,多多少少還是有些不方便的地方。
于是,在教導小兩口的時候,李家夫妻倆也會旁敲側擊地提醒小兩口是不是到岳母家走動走動,過年過節的時候,領著孩子捎點吃食衣服什么的。
然而,對公公婆婆的提醒,小兩口頭是點的好,可就是看不見他們的實際行動。弄得老李夫妻倆還誤以為兒子兒媳婦懷疑自己是在試探。
哪怕是夫妻倆給小兩口千叮囑萬叮嚀,情況也是沒有什么變化。膝下的幾個孫子也都不曾見過外婆。
瞧著這番情形,李家夫妻倆也不知道該如何了,只好自己兩老出面,托人給親家母捎點東西照拂照拂。
然而,伴隨著李家夫妻倆年歲增長,行動也有了些不方便,然后把家里的大權慢慢全部交給兒子兒媳婦之后,李氏還是不曾提及過自己的寡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