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振也沒說好在那里,只是在那里連聲叫好,看得何廷斌跟在場其他人一樣,都是一頭霧水莫名其妙。
當然,楊振也沒做任何解釋。
在這一世,楊振唯一的優勢,就是他大體通曉明末歷史的走勢,知道許多人在歷史上的表現與命運。
這也是他在這一世唯一可以憑借的東西。
因此對于突然冒出來的何廷斌,他本能地就覺得,這樣的人物在明末的原時空之中不可能默默無聞。
但是他又一直在自己的記憶深處找不到這號人物,這讓他莫名感到忐忑焦躁。
現在知道了這個何廷斌就是二十年后勸說鄭成功收復臺灣的那個何斌,楊振的心里終于安定坦然了。
同時他不用再細問,也知道何廷斌為什么會在長崎瘟疫爆發之后明里暗里促成長崎荷蘭商館與瀛洲島方面的交易了。
當然了,對于何廷斌前來旅順口的行為以及主動示好并投效自己的行為,楊振也立刻就了然了他這一切行為背后可能的心思與企圖。
“都督可是懷疑何某投效的誠意”
面對楊振那些顯得有些反常的言行,何廷斌也不是傻子,自然看出了一些問題,于是也不隱藏,當即直言詢問。
“呵呵,何先生你言重了。當然了,如果我說,之前對先生你一點疑慮都沒有,想必先生也不信。不過現在嘛,不管你信不信,反正我對先生是沒有沒做任何疑慮了”
楊振這番話說得有點繞,聽得在場許多人皺眉不語。
但是何廷斌卻彷佛從楊振的話語里面意會到了什么。
“不錯,何某的確從都督的身上,看到了很多當年顏思齊顏盟主身上的影子。未見都督之前,何某聽說了都督出兵占領瀛洲島,并往瀛洲島大舉移民屯墾的消息,當時就生出了投效之心。”
沒等楊振開口問,何廷斌就把他主動示好以及主動投效的緣由說了出來。
“瀛洲島雖不如大員,但是也相差不遠。想當年,何某乘船行經此島,就曾設想,若得此地,招募墾民,使人耕種,年內即可以足食足兵。
“且其地橫絕大海,四通八達,若置船興販,則桅、舵、銅、鐵亦不憂乏用;若移兵士卷口于其間,十年生聚教養,爾后北圖高麗,東取倭奴,進攻退守,真足與當世諸強抗衡也”
當著楊振及其部下諸將的面兒,何廷斌倒也不忌諱什么,直接把他對瀛洲島的經營設想說了出來。
雖然沒有說出一句大逆不道的話,可是每一句話里卻都包含著募民拓墾、割據海外的意思。
何廷斌這番話說得張得貴直皺眉頭,但是張得貴看楊振含笑不語穩如泰山,他最終也沒有發話斥責。
倒是楊振通過何廷斌的這一番進一步確認了他的意圖。
其實剛才,楊振在聽何廷斌講述他追隨顏思齊拓墾大員的往事之時,尤其是他跟鄭一官也就是鄭芝龍分道揚鑣的前因后果之時,就已經大概知道何廷斌為何會向瀛洲島示好并且來見自己了。
在楊振看來,很可能正是因為自己占領瀛洲島并向瀛洲島大舉移民屯墾的行動,引起了身在長崎的何廷斌的關注,并且激起了他的強烈共鳴。
現在再聽他這么一說,心中頓時更加豁然開朗了。
“哈哈哈,何先生請坐,請坐,你是本都督的夷情諮議,本都督正有一些事情請教你的意見”
確認了何廷斌的身份及其投效的誠意之后,楊振并沒有接他的話茬,而是哈哈笑著,請他重新坐下,再次為他斟滿了酒,然后談了自己想要雇傭德威斯為金海鎮效力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