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像當年宋金雙方的海上之盟一樣,雙方約定了南北對進,共圖遼國,可是宋軍的極度拉胯,直接導致遼國滅亡以后,自己成為了金國的下一個目標。
所以,在與荷蘭東印度公司的這次合作之中,楊振必須表現出足以與荷蘭東印度公司一戰的實力。
也就是說,接下來有可能發起的攻奪倭奴國九州島的戰爭,也是金海鎮在荷蘭人面前展示實力以及立威的一場行動。
雙方既然已經打了交道,已經接觸上了,那么不管自己愿不愿意,荷蘭人遲早都會找上門來。
既然如此,那就要通過展示實力來贏得主動,否則必將后患無窮。
崇禎十四年三月初五上午,在旅順口附近休整了一天一夜的俞亮泰、林嗣業聯合船隊,四百余條大小船只,再一次啟程南下登州水城方向去了。
春天到了,開荒耕作的日子已經近了,跨海移民的事情幾乎是一天也耽誤不得。
之前俞亮泰他們那次滿載的移民,多達五千七百戶,累計兩萬五千多口男女老少。
加上二月底袁進、胡長海、高成友他們那個批次送往瀛洲島的三千三百戶,男女老少累計一萬五千多人。
此次移民行動重啟之后,送往瀛洲島的關內流民,已經超過九千戶,累計四萬一千多人了。
如果再加上去年那兩次前往瀛洲島的移民行動送達的四千七百五十戶共計兩萬三千多口人,那么迄今為止兩年來瀛洲島已經從登萊接納關內流民多達六萬五千多口人了。
接下來再接再厲,或者在崇禎十四年的年內,楊振就能實現向瀛洲島移民十萬人口的小目標了。
當然了,這還僅僅是向瀛洲島方向送去的移民,如果算上從登萊渡海北上金海鎮五路轄區遼東半島的移民,那數字更是早就超過十萬人了,甚至超過二十萬了。
因為光是今年二月下旬的半個月里面,袁進以及胡長海、高成友他們就已經先后完成了兩次移民輸送的任務。
在二月底前已經完成的這兩次移民輸送任務之中,袁進的船隊第一次就向金海東路石城島方向輸送了兩千四百戶多達一萬一千多口移民。
在第二次的時候,袁進聯合胡長海和高成友他們,更是一次就向鎮江堡以及云從島方向輸送移民三千三百戶,合計一萬五千多人。
關內民不聊生,流民源源不斷,只要楊振運力夠,肯接受,并且有地方安置,那么金海鎮移民超過三十萬,達到五十萬,甚至上百萬,只是一個時間問題而已。
因此,也不怪楊振總有一種開疆拓土的沖動,不是他閑著沒事,或者好大喜功、貪多求全,非要去奪九州島及其附近島嶼。
而是因為,他若能不盡快趁此機會拿下九州島及其附近島嶼的話,很快他就將無處安置奔他而來的關內流民了。
與此相應的是,隨著移民行動的深入進行,隨著去年戰爭的曠日持久,楊振早兩年積攢下來的家底,也消耗得差不多了。
也到了未雨綢繆為接下來可能發生的戰事籌措金銀財富以及糧食物資的時候了。
因為造船、造炮,都是很花錢的。
造炮還好說一點,現在金海鎮旅順北城的鑄炮廠,采用鐵模鑄炮的技術,經過反復的實驗與改進,已經很成熟了。